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保持常态文集最新章节!

    当今教育,为了试图破解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家纷纷想通过教改来找寻答案。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洋思和杜郎口这样的典型,的确值得学习借鉴。但是教育的对象毕竟是人,没有把握的课改实验,弄不好就贻误了一代人。所以,我们的教改当谨慎,尤其要拒绝病态的教改。

    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教改中,这些年来,病态的教改往往出现内心的思考与实际的行动上。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我们综合了一些病态的教改,填写了一份来自教改的病历卡。

    一、教改的狂热病

    病症分析看了人家的教改成功,于是“心动”了,紧接着就去贸然“行动”结果,教改就像商家酬宾大甩卖一样,误导着顾客去抢购,最终染上了“心动不如行动”的狂热病。

    病状诊治出现此病症后,应该在“心动”之后“心静”下来思考一番:人家的教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提出来,人家的成功经验对自己有什么借鉴意义?下面就以洋思为例,看看我们如何来诊治教改的病状。

    一是对症下药。洋思选择了一个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提出,它针对着当时那种学生被动学和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实际提出来的,也是根据农村薄弱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提出来的,还着眼于学生“能学、会学”这一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转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而,洋思中学的这个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对症下药。

    二是敢下猛药。洋思出现了一个适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当时的洋思中学是为学校的生存而改革的,改革一途没有退路了,当此时也,蔡林森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因而,洋思中学的教改在教师中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为生存而教改,无疑就是洋思下的一剂猛药。

    三是配合治疗。洋思形成了一种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信念,要有基督教徒式的宗教信仰,相信只要有正常心智的孩子,只要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学习都是可以学好的。他们相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在这样的信念支配下,他们不放弃每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在这样扎实的基础上,优秀生也水涨船高,大批量涌现了出来。因而,洋思中学的教师对教改都怀有了一颗虔诚心。有了这样一颗虔诚心,就去积极配合治疗。

    四是规范治疗。洋思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承包制。蔡林森的聪明在于把农村承包制的改革移植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上来,老师一旦承包了这个班级、这门学科,那么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教好。因而,洋思中学的教师对教改就增强了一份责任感。这样,责任感就驱使着他们要按照管理机制加以规范执行。

    治疗结论通过治疗分析,我们从洋思的成功知道,蔡林森带领的洋思教改,从客观上来说教育具有了针对性,学校形成了凝聚力;从主观上来说,教师怀有了一颗虔诚心和增强了一份责任感。当主客观因素都具备了,洋思成功了。所以,在学洋思的时候,当我们满腔热情投入到教改“行动”中去的时候,一定切记狂热!否则,如果教改的狂热病像抢购一样,那么一阵风过后什么都没有了。

    二、教改的抑郁症

    病症分析教改是一项活动,而不是一场运动。活动是一种内心的需要,运动是一种外力的施加。把教改当作一项活动了,就能成为自觉的要求,但把教改当作一项运动了,就有可能需要强制的执行。于是,通过发动宣传“心动”起来了,再辅之以行政手段来推动,就“行动”起来了,而且还梦想能够立竿见影,很有一种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势。但曾几何时,我们的这种教改却患上“虽心动难行动”的抑郁症了。

    病状诊治教改出现此病症,主要是急于立竿见影。当行政强制的执行需要“立竿”的时候,我们也在“立竿”“行动”了,但“见影”的成效却与我们的“心动”存在差距了,而且一直困扰着我们。这时,教改就患上“虽心动难行动”的抑郁症了。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