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顿德华文集最新章节!

    陶渊明是千百年来隐士中的“圣人”后世的文人墨客们无不羡慕他神思妙想,竟能勾勒出那么美的一个桃花源;他们也钦佩他的豁然洒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读日子,他竟过得有滋有味,还吟出了这么一句千古绝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我个人却不大喜欢陶渊明,尽管他的诗很美。我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隐居,这实在是懦弱的表现。当时的晋官场,也许真的是“尘网”“樊笼”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厌恶昏浊,就不该只是躲避,而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激浊扬清。而且还说什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似乎“穷则独善其身”实际是逃避责任的懦夫。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不仅能诗善吟,还为国家的兴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的虽然失败了,却依然抗争到底。比如面对楚国混乱朝纲而上下求索的屈原,他竭力去理顺,最后尽管被流放,仍然不改初衷;又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刻不忘关心百姓,关心社稷;比如苏轼,因为支持改革而被贬到偏僻之地但也不曾放弃,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些人在我看来,都比陶渊明伟大,他们都懂得人生在世,就有责任要承担,都要竭尽全力去改变现实,去创造未来。而陶渊明只会逃跑到荒山野林,扛一把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满腹经纶毫无用处,只能做几首自我安慰的诗。“心远地自偏”这是一首好诗,只可惜他自己都不明白,只要“心远”又何必去隐居呢?因为“心远”了,地自然“偏”了,隔不隔人世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仅不喜欢陶渊明,也不喜欢所有的隐士们。所谓“心静自成佛”刻意去隐,恰是内心动荡混乱的标志。在今天,如果还有人去“隐”那他真的是懦夫了,就真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只去修身养性,自己清静愉快,更重要的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并要勇于承担责任,尽管失意,也要坚持不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