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新仙鹤神最新章节!

,把道姑迫退一步,收剑笑道:“你的剑招、功力已有很大进步,只要再下两年功夫,当有极高成就,几位同门师妹,都无法和你抗衡。”

    那道姑笑道:“再练习两年时间,又有什么用呢?这两年时间中你还不是一样增长功力,算来算去,我这一辈子是永远打不过你了。”

    那大汉笑道:“你如不肯下功夫,不要两年时间,眼下就有人要超至你的前面了,你追随三师叔时间最长,也是她老人家最器重的弟子,但近两月来,似乎已有人比你更获得三师叔的宠爱了,本来都是同门师兄妹,不应有所猜忌才对,但我这两天中听得消息说,师伯、师父和师叔三位老人家,在丹室中曾作密谈,决定每人选出一个门下弟子,传授追魂十二剑招,要知那追魂十二剑,才真正是本门中绝学,听说,大师伯门下只有一个弟子,而且已学得了那追魂十二剑的绝学,你如不用心力争上进,只怕难以入选三师叔衣钵弟子,无法学得那追魂十二剑了。”

    大汉言毕,一声长叹,神态间,对那道姑能否入选师父衣钵弟子,甚为关心。

    那道姑虽然穿着一件肥大的道袍,但仍难以掩盖她娇美气质。只见她嫣然一笑,答道:

    “掌门师伯嫡传弟子虽然有九位之多,但能入选衣钵弟子,自非大师兄莫属了,你是掌门座下大弟子,也是我们昆仑派中下一代首座师兄,论成就,十多位师兄妹无人能赶得上你”那大汉听过姑尽是颂赞自己之词,不觉脸上一热,摇摇头,道:“你说了半天,但却没有一句说到肺腑之中”

    道姑摇摇手,截住了大汉话儿,接道:“我知道,你完全是担心我不能入选师父衣钵弟子,对吗?”

    那大汉点点头,沉默半晌,才抬头问道:“我常听三师叔和师父谈起大师伯门下弟子,是一位武林中极难遇得的天赋奇才,心中渴望一见,但他却迟迟不回昆仑山来。”

    那道姑叹息一声,答道:“大师伯门下弟子,的确聪慧绝伦,才气纵横,外表又温文尔雅、潇洒”话到这儿,那大汉嗤的一笑,接道:“你倒是对他非常留心。”

    道姑亦觉自己说溜了嘴,脸上一红,嗔道:“你不要瞎说乱猜,当心我去告诉师父。”

    说罢转身向前跑去。

    那大汉拔步追赶,两人施出轻功,愈跑愈快。

    曹雄隐在暗处,把两人问答之言听得甚是清楚,知他们都是昆仑派门下弟子,心下极是高兴,随在两人身后向前跑去,天色逐渐地黑了下来,山势景物,都被夜色笼罩,曹雄怕追失两人,只得加快脚步,缩短和两人相隔距离。

    那大汉和道姑久居此处,地势山态,均甚熟悉,黑暗中仍是放步急奔。

    曹雄追在两人身后,越过几个山岭,眼前境界突然一变。

    只见四面连绵山势,环抱着三座并立的山峰,中座特别突出,曹雄极尽目力,才看出山峰上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心中暗想:这庙宇可能就是传言中的三元宫,这座山峰也必是金顶峰了。

    就在他略一忖思间,那大汉和道姑已消失了行踪。

    曹雄纵身几个飞跃,到达中间峰下一看,原来峰下长着一片松林,想两人必是进了林中。

    越过松林,出现一条通上山峰的小径,曹雄心细胆大,看到小径盘绕而上,走起来耽误时间不少,恐怕还有埋伏,乃提一口丹田真气,从那峭壁间攀登而上。

    这座山峰,大约四五百丈高低,曹雄攀跃峭壁间,只停下缓了两口气,已然登上峰顶。

    借繁星微光看去,只见数丈外矗立着一座庙宇,房舍连绵,殿脊重重,不下数百间。

    曹雄心中暗道:这样大的规模,里面道士定然不少。

    正等飞身跃入,突见左侧数丈外人影一闪,直向庙中扑去,身法快速绝伦,眨眼间消失不见。

    曹雄吃了一惊,暗道:这人身法比我高出很多,除非是昆仑三子之一,料他们门下弟子也难有这等功力。但如是昆仑三子,何不堂堂正正地从大门进去,这样越房翻屋做什么?难道我曹雄今夜碰上了同路之人不成?

    心中转了几转,已料定所见人影决非昆仑三子,如不是昆仑派的仇人夤夜前来窥探,定是武林高人造访。

    这一来,增加了曹雄几分戒心,当下一挫腰施出“蜻蜓三点水”身法,一连三个飞纵,已到庙外,纵身跃上围墙。

    围墙里面,是一座三亩大小的院子,院中绿篁矮松,经人工修剪得十分齐整,一道用白色碎石铺成的甬道,由矮松中盘绕而入,直达二门石阶前面。

    曹雄不走甬道,却从那松林中穿过,二门前面是九层石级,左右两边都是毗连房间,两扇红门大开着,似是毫无一点防备样子。

    曹雄从观门闯过二重大殿,直入后园,连一个当值的弟子也未看见,这样一座宏大的道观,静荡荡的,好像无人居住一般,这就使他更觉得高深莫测。

    曹雄看天色,已是三更过后,但始终未见李青鸾露面,放眼看去,到处是房舍耸立,如果盲目搜寻,势必要惊动昆仑派门下弟子,一露行踪,事情就更难办,不如暂时退出三元宫,在金顶峰附近藏起,慢慢地等待机会下手。

    他思忖一阵,定了主意,立时悄然退出了三元宫。

    曹雄在金顶峰附近一连守候了十几天,三度冒险入观,但始终没有遇见李青鸾。因为他行动谨慎异常,潜伏金顶峰附近十几天,竟未被发现行踪。不过,这十几天来,他生活也确够艰苦,随身携带的干粮,早已食用完,再加上数日不停的大风雪,鸟兽绝迹,就是想打点飞禽走兽充饥,也难如愿。

    到了第十二天,金环二郎已自觉再难撑持下去,决定入夜后,暂时离开金顶峰,出山去休息几天再来。

    这座金顶峰有百亩大小,三元宫就占去了大半地方,所幸山峰四周,满生着千年古松和磷峋的怪石,曹雄十几天来,不是藏身在古松枝叶密茂之处,就是躲在磷峋怪石之间,再加一连七八天不停的大风雪,其苦可知,但这七八天风雪之困,却使他武功精进很多,把那拂穴错骨法中十二式奇奥变化,思索通达。

    就在曹雄打算离开金顶峰的夜里,一连七八天不停的大风雪,突然云散雪止,重叠山峰,捧托出一轮明月,雪光月华交映成一片银色世界。

    曹雄攀上了一株巨松,极尽目力,搜寻下山之路,他不愿在金顶峰上留下一点痕迹,因为那痕迹如被昆仑派的人发现了,必然要提高警觉,加强戒备,那对他再来金顶峰的妨碍太大了。

    突然间,由三元宫中跃出两条人影,联袂飞奔而来。

    曹雄看两人身法虽快,但并不比自己高明,已知非昆仑三子,心中暗自笑道:我正愁着这厚积雪,下山时必将在峰上留下脚印痕迹,有他们两个替我开路,踏着他们留下脚印,倒是不错。心念转动之间,两人已到了他藏身的巨树下面停住,曹雄细看两人,都穿道装,背插长剑,只听右面一个年纪小一点的笑道:“四师兄,三师叔新收了一个俗家弟子,你见过没有?”

    左面一个年龄较大的摇摇头答道:“人说三师叔新收的弟子娇艳如仙,可惜我没有见过。”

    那年轻的叹口气,接道:“三师叔新收的弟子,我倒见了两次,果然秀美绝伦,过去我们一般师兄弟和师姊妹间,女的以龙师姊武功最好,人也最美,男的以大师兄人最英俊,武功成就最高,两人也最受师父和三师叔器重,能承继师父和三师叔衣钵的,也非他们两人莫属,但自三师叔收了那位新师妹和大师伯回到三元宫后,这种情势好像有些转变了,第一是三师叔对新收弟子宠爱日深,龙师姊还能否承继三师叔的衣钵,已成了难定之局,这件事究竟如何,只不过是龙师姊个人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大师兄的首座弟子名位,也发生了问题。”

    那年长的似是受很大的震动一般,急声问道:“怎么?大师兄的首座弟子名位有了变更?”

    那年轻的点点头,接道:“一个月前,师父、师伯和三师叔在丹室中议事,正好轮到我守值,因而听得了三位师长一点谈话内容。当时听到,还不尽了然,但事后一经推想,我就完全明白了。”

    左面道人听得甚是入神,连声催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快点说给我听。”

    那年轻的道人又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四师兄,你大概知道,我们昆仑派这一代掌门人,是应该大师伯接掌,但大师伯性若闲云野鹤,不愿接掌门户,所以在师祖归真后,大师伯也留书出走,书中明示让师父接掌门户,因此,师父才能以非首座弟子身份,接掌了昆仑派门户,现在大师伯既然回到了三元宫来,而且门下也收了弟子,下一代接掌门户的弟子,就有了问题。师父既是掌门,大师兄自应被列为昆仑派首座弟子,再说大师兄武功、才智、魄力,在我们九个师兄弟中,也没有人能与之比拟,名列昆仑派首座弟子,实在是当之无愧。”

    那年长的道人点点头,道:“大师兄才气纵横,天赋异禀,大师伯门下就是收有弟子,料也无法和大师兄一争短长”

    话还未完,那年轻的道人突然冷笑一声,答道:“这件事大师伯已是早有预谋,他已把那追魂十二剑私授了门下弟子,我听大师兄谈过,追魂十二剑才真正是我们昆仑派绝学,大师兄追随师父,已有十六寒暑,可以说尽得了师父真传,但他也未学得那追魂十二剑招,据说,师伯、师父、师叔,相约有言,非经三人同意,都不能把追魂十二剑传授门下,可是大师伯独违约言,已把追魂十二剑私传了门下弟子。但最大的麻烦,还是三师叔的一力推荐,她说:‘大师伯门下弟子,天生奇骨,才足重任,他将来必能把昆仑派发扬光大。’以后的事怎样决定,我没有再听下去,大师兄那首座弟子名位能否保住,实在难以预料。”

    那年长的纵目四顾了一阵,问道:“你听得这些话,可曾对大师兄说过?”

    年轻的道人点头答道:“说过了。”

    年长的道人又急声追问道:“大师兄怎么说呢?”

    那年轻的道人摇摇头,叹道:“大师兄对此事好像漠不关心,只淡淡一笑,什么表示也没有。”

    年长的道人突然一把拉住他,低声说道:“九弟,这些事,你以后千万别再对别人谈起,要知道私传师长们谈话内容,是违背门规”话到这儿,三元宫中突然又飞出一条人影,疾如流星,眨眼间,已到了两丈余远处。

    那年轻道人由黑暗中一跃而出,问道:“什么人,深更半夜,还要出去?”

    来人停步笑道:“是我,到后山去看看李师妹。”

    年轻道人看清楚了来人后,笑道:“原来是龙师姊,李师妹可是三师叔新收的那位弟子吗?”

    龙玉冰点头笑道:“不错。”口中答应着,人已纵跃飞起,向后山奔去。

    两个道人也同时联袂跃起,向东巡视而去。

    隐身在巨松上的曹雄,不但听得昆仑派中部分秘密,而且还意外地听得了李青鸾的消息,当下精神一振,跃下巨松,尾随着龙玉冰追去。

    金顶峰后面,是一道五六丈深的断崖,崖底一片黑漆,景物难辨,如没有龙玉冰引路,曹雄还真不敢冒险下那断崖。

    下了断崖后,即转入一道狭谷,两边峭壁夹峙,仰脸一线天光,当真是名副其实的狭谷,两壁之间,只不过一尺多点,勉强可以容一人通行。

    这条狭谷,虽然很窄,但并不很长,大约有一里左右已到尽处。尚未出谷口,先闻到一阵阵扑鼻清香,沁入心脾,顿使人精神一爽。曹雄担心行踪被人发现,不敢过于逼近龙玉冰,隐身在谷口暗处,打量谷外形势。

    只见四面高山环抱着一块盆地,千万株含苞梅树,密布其间,四周高山积雪,中天一轮皓月,雪光、月华,映照着一片含苞梅树,香风阵阵,景物清绝。但曹雄却无心情鉴赏这幽美如画的风景,略一打量谷外形势,目光又落在龙玉冰的两丈左右处前进。穿过梅林,到一座断崖下面,紧靠断崖有三间新建的茅舍,篱笆半掩,烛光满窗,屋中人似尚未安歇。曹雄藏身在一株梅树后面,看着龙玉冰穿过竹篱,向那座茅舍中走去。

    且说龙玉冰走入篱笆后,连叫了数声李师妹,不听有人答应,又连呼几声师伯,亦不闻相应之声,不禁心中发起急来,紧走几步,到了房门外边,伸手一推,房门应手而开,原来两扇门都是虚掩着的。

    她一跃入室,灯光下只见悟空大师的铁禅杖和李青鸾的宝剑都好好地放着未动,心中松了一口气,想道:这半月来风雪未停,难得今晚放晴,又有这样好的月光,也许他们出去赏月了。

    她在茅舍中坐了一会,静想一阵,又觉得事情不对,因天色已快三更了,就是去赏月,也早该回来了。

    心念一动,霍然离座,一个纵身飞出茅舍,刚刚脚落实地,蓦闻一声大喝道:“什么人?三更半夜来此做甚?”随着那大喝声,篱外流矢般射进一条人影。

    龙玉冰已听出那是悟空大师声音,急忙向旁边一闪,答道:“师伯不要误会,晚辈是龙玉冰,奉了师父令谕,来接李师妹回去。”

    悟空大师来势快,收势亦快,僧袍拂处,急扑的身躯突然收住,长长地叹了口气,道:

    “你是来接鸾儿的吗?”

    龙玉冰定神看去,月光下,只见悟空大师慈眉愁锁,满脸忧虑,不觉大吃一惊,道:

    “师伯,你你老人家怎么啦?李师妹呢?”

    悟空摇摇头,又一声叹息,道:“待我取点东西,再带你去看鸾儿。”说完,向房中走去。

    龙玉冰心中焦虑,但她却不好追问,只好耐着性子等待。

    片刻工夫,悟空大师吹熄房中烛,肩横禅杖而出,杖柄还挂着一个小包袱,龙玉冰心头一震,问道:“师伯,你带我去看李师妹,怎么连兵刃衣服都带上呢?”

    悟空大师苦笑一下,道:“我要到括苍山去一趟。”

    龙玉冰又是一楞,问道:“师伯到括苍山去干什么?”

    悟空大师突然一瞪双目,仰脸望着天上一轮皓月,大笑一阵,道:“我要去把马君武找回来。”

    龙玉冰听悟空大师笑声中充满悲忿,登时感到事态不同寻常,略一沉吟,说道:“师伯先带晚辈去见李师妹再说。”

    悟空大师黯然笑道:“自然要带你见她后,我才能走。”说完,转身向外走去。

    龙玉冰默默地跟在悟空身后,心中疑窦重重,一时间极难想出原因何在。出了篱笆,穿梅林向东而行,悟空大师心中发急,越走越快,龙玉冰只好施出飞行功夫,随后紧追。

    一阵工夫,到了一座高峰下面,悟空大师停住步回头问龙玉冰道:“你能不能从这断崖攀登上去?”

    龙玉冰仰脸望去,只见当前山峰,是环抱四周的群峰中最高一座,峭壁陡立,满积冰雪,所幸峭壁面前有很多矮凸石,可以接脚,估计借那凸石之助,还可勉强攀登,点点头道:“晚辈大概能够上得。”

    悟空大师心惦李青鸾,也不再多问,纵身一跃,当先向上攀去。这一阵攀登峭壁,耗尽了龙玉冰全身气力,到达峰顶,已累得她全身是汗,娇喘不息。

    她缓了两口气,再看悟空大师时,他已奔到峰中一块数丈高的大石下面。

    龙玉冰猛提一口气,连着几个纵跃,也到了那大石下面,这座山峰虽是附近群山中最高的一峰,但峰顶却是不大,而且到处是积雪坚冰,直似玻璃造成一般,放眼一色银白,月光下晶莹透明。

    只有峰中那座独立的山石,没有被冰雪掩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全身白衣的少女,在刺骨山风中,被吹得衣袂和长发飘飞。

    龙玉冰心头一酸,尖叫一声:“李师妹。”一纵跃上巨石。

    那巨石上站的白衣少女,正是李青鸾。她似乎已失去了知觉,僵直般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对龙玉冰那声充满着惊恐的尖叫,浑如不觉,连头也未转一下。

    龙玉珠慢慢地绕在她前面,月光照射下,看她流在腮间的泪水,已冻结成了两道冰痕,白色的衣裙上,大都也凝有冰屑。

    她仍是那样呆呆地站着,像一座用美玉雕刻成的观音塑像,是那样圣洁和庄严。

    龙玉冰缓缓伸出右手,轻轻地握着她一只玉腕,只觉如握到了一块寒铁般。

    这时,龙玉冰再也忍不住一腔悲痛,低唤了两声:“李师妹”热泪已夺眶而出。

    转脸见悟空大师肩横禅杖,满脸伤痛地站在一侧,这位皈依三宝的佛门弟子,眼眶中也含着一片晶莹的泪水。

    只听悟空大师黯然一声长叹,道:“她站在这峰顶大石上,到现在已经是两天一夜了,没有哭,也没有言语,就这样站着,挺受着风吹雪打,我陪她站了两天一夜,替她拂拭着身上的积雪,两天一夜中我进用了两次食物,但仍是难以熬受这峰顶酷寒,她却滴水未进,真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她”悟空大师话到这儿,双目一闭,滚下两行泪水。

    龙玉冰自和李青鸾相见之后,对她甚是怜爱,现下见她这等神情,心中极是痛惜,听完悟空大师几句话,不及思索,就脱口责道:“那你为什么不把她强留在茅舍中,却放她跑到这峰顶之上,受寒风侵袭之苦?”

    悟空大师老泪纵横地答道:“前天寅时光景,不知怎的,她突生奇想,告诉我说,武哥哥快要回来了,她要到最高的一座山顶上去看他。我初闻之下,心中甚觉奇怪,难道精诚所感,果能灵犀相通呜?后来我细鉴她脸色神情,果是若喜若愁,但瞬息间又是一脸茫然,忽而轻轻叹息,忽而又作微笑,经我一番思索后,知是她半年来日夜相思,愁怀难解,陷入了一种幻觉之内,我虽明白了她是幻觉所惑,但却不敢去拦阻揭破,只怕一旦揭破,支撑她的精神潜力陡然消失,一旦病倒疗治不易,只好随她心念,来到这座峰顶上,她问了括苍山方向之后,就这样冒着风雪,面东站着,两日一夜,动也未动一下。幸好我佛见怜,今夜雪停云开,我才能趁机会暂离峰顶。”

    龙玉冰咬牙切齿,恨声说道:“可恨马君武负心忘情,害得鸾师妹这等模样,我一定要恳求师父请命掌门师伯,传下令谕,按派规治马君武一个死罪。”

    悟空大师突然慈眉轩动,双目圆睁,面现杀机,冷笑一声道:“不用你禀请师父,老衲也饶不了他。此次东行,如寻得马君武,必要他溅血杖下”

    悟空大师话未说完,突闻身后一个熟悉宏亮的声音接道:“武儿若当真背弃了师门训诫,不用你动手我也不放过他,不管他走进到什么地方,踏遍了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他追杀剑下。”

    悟空大师回头望去,不知何时,玄清道人已到了他们身后两丈左右,月光下,只见他道袍飘飘,长髯拂动,缓步朝三人站立的大石走来。

    龙玉冰骤见玄清道人现身,不禁呆了一呆,跃下巨石,迎上去跪拜雪地,道:“龙玉冰叩见大师伯,弟子刚才一时气忿,出言无状,大师伯”

    玄清道人摇摇头,接道:“你马师弟如果真的忘情负心,违背了派中戒律,那自然是该以门规治他,我不怪你,起来吧。”

    说着一纵身跃上巨石。

    龙玉冰尚未站起,玄清道人已飘身跃到了李青鸾身侧,细看李青鸾僵立模样,也不觉一阵伤感,长长叹息一声,道:“这孩子恐怕已受伤不轻,咱们得先救了她再说。”

    玄清道人缓缓伸手,轻轻触在李青鸾额角,只觉如触冰雪,当下心头一凉,道:“你怎么能放任她在这峰顶上呆站了数日夜之久,要知这峰顶上的冷风,含有万年积冰的阴寒,就是功力比她再深厚些,也难抵受得住,现在连我也不敢贸然下手推活她的血脉了。”

    悟空大师沉思一阵,突然对玄清道人道:“我们去找你徒弟马君武回来救她。”

    玄清道人皱皱眉,奇道:“我没有把握,他如何能救得了呢?”

    悟空大师苦笑道:“那就让他亲手把鸾儿治死,总比你我治死她好些。”

    玄清道人呆了呆,才想通悟空大师话中含意,看他神情激动,脸色沉重,一时间也想不出适当的措词回答,只好长长叹息一声,抱起李青鸾返回了茅舍。

    这时玉真子也来到茅舍中看李青鸾。

    玉真子已近月未见李青鸾了,她心中对这位美如娇花的徒弟,却有一种特别的偏爱。

    玉真子把李青鸾看成了自己的化身,她本身已经忍受了数十年感情的磨折,亲身体会到个中的痛苦,所以,她不愿再让自己心爱的弟子,重演恨事。

    她心中挂念着李青鸾病况,当下直奔茅舍,匆匆穿过梅林,推开半掩篱门,直向李青鸾住房走去。玄清道人和悟空大师这时都默默地跟在她后边,进了左边两间静室。

    房中高燃着一支松油巨烛,熊熊光焰,照得室内通明,李青鸾闭着眼睛,静静躺在床上,龙玉冰蕴含着两眶泪水,坐在床沿。

    玉真子急走两步,到了床前,龙玉冰起身迎接师父,盈盈拜倒地上,玉真子一挥手,急声问道:“你鸾师妹伤势如何?”

    龙玉冰起身挥泪答道:“她她伤得很重。”

    玉真子慢慢地走到床边,脸上无限凄凉怜爱神情,伸出手摸着李青鸾额角,只觉触手冰冷,不禁心头一跳,一股寒意由心底直泛上来。

    她微带怒意地望了龙玉冰一眼,问道:“你师妹伤势这等严重,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

    龙玉冰默然答道:“弟子奉命来探看鸾师妹,可是她早已不在,悟空师伯带弟子到那绝峰上面,才见到鸾师妹,可是她被风雪冻僵了。悟空师伯告诉我说鸾师妹已在那峰顶上冻了二天一夜。”

    玉真子听完经过,心中登时凉了半截,她知峰顶冷风中,挟带着万年冰雪的阴寒,绝非李青鸾所能挡受得住,心中伤感万千,不禁泫然泪垂。

    玄清道人低声劝道:“她已经大哭了一场,胸中积存幽伤悲忿,早已发泄出来,现在只要把侵入她身上的阴寒除去,就可无事了。”

    玉真子回头望了他一眼,问道:“鸾儿是你推荐入我的门下,要是她死了,怎么办呢?”

    尽管玄清道人心中震惊,但外表却装得十分镇静,因为悟空和玉真子都很伤感焦急,如果他再惊慌,事情就更棘手,当下故作轻松,微微一笑,道:“她在山峰上站得过久,雪打风吹,再受那万年冰雪阴寒侵袭,身上血脉和几处穴道,都被寒风侵伤,只要设法先把血脉推活,并非无可救药。”

    玉真子看玄清道人神情轻松,心中觉得宽慰不少,立时默运内功,双手在李青鸾身上各处要穴推拿,约有顿饭工夫,玉真子脸上已见了汗水,但李青鸾仍然是闭着眼静静躺着,动也没动一下。

    玉真子停下手,望了玄清道人一眼,又继续运功推拿李青鸾各处穴道。

    这时,天色已经大亮,千道曙光由窗子透射进来,照着躺在床上的李青鸾,照着玉真子脸上滴滚的汗水,照着悟空大师焦急、悲痛混合的异常神态。

    汗水湿透了玉真子的道袍,滴在静躺着的李青鸾脸上,三清观主一面留神看李青鸾的反应,一面暗中调息真气,以便玉真子停下的时候接替。他心中明白,以玉真子和自己精深的内功,虽无法替李青鸾除去侵入体内阴寒,但至少可以使她醒转过来一阵工夫,只要李青鸾能苏醒一次,就暂可使悟空和玉真子平静下来,然后再慢慢想法子替李青鸾除去体内阴寒。

    又过了一阵工夫,突听得李青鸾长长地吁了口气,身子转动两下。

    玉真子不顾满脸大汗,双手越发加速推拿,龙玉冰急拿一条绢帕,替师父擦着头上汗水。

    只听李青鸾轻微地叹息一声,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凝望了玉真子一阵,凄惋一笑,道:

    “师父,我刚才看到武哥哥了。”

    玉真子未及答话,李青鸾已闭上双目,身子略一转动,又似沉睡过去一般。

    悟空大师一脸凄伤,望着玄清道人问道:“鸾儿略一苏醒,即再沉昏,看情形,恐怕她内伤很重了。”

    三清观主见李青鸾略醒即告沉昏,已知挽救之望十分渺茫,但他又不愿据实说出,那将使老和尚心肝痛碎。所以,他不

    得不故作镇静,伸手摸着李青鸾额角,笑道:“不要紧,她不过是受冻过久,血脉一时间难以畅通,先让她安静地睡半天,再设法打通她闭塞血脉。”

    三清观主一席话似是而非,玉真子知他素不轻言,功力又比自己深厚,虽觉仍有可疑,但已相信了八成。

    悟空大师此时早已乱了方寸,他根本就没有心情去想玄清道人的话是不是有着可疑,当下三人便一齐退出了李青鸾卧室。

    李青鸾病房中只留一个龙玉冰,她坐在床沿上,呆望着闭眼静躺的小师妹,心底泛上无穷伤感。

    她想起半年前一件往事,那晚上她和李青鸾同宿在浙东客栈,李青鸾问她是不是喜欢武哥哥,当时她反问小师妹,要是马君武变了心她怎么办,一句闲话,害得李青鸾两腮泪滚,半夜里要去找马君武问他会不会变心。她说:要是马君武一旦移情别恋,她势难再活人间难道这一句闲话,竟当真不幸而言中?

    龙玉冰想了一阵,脑际中浮现出马君武的音容笑貌,而且那样明晰清楚,短短月余小叙,她在不知不觉间心底深处竟也刻下马君武的影子。

    她只感到一阵酸楚,忍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好像胸腔中藏了万千委曲,剪不断,理还乱,千头万绪,她说不出心里头是一种什么滋味,只想好好地大哭一场。

    一阵山风,送来了阵阵梅香,龙玉冰抬头望去,不知何时玉真子已到了室内,当门而立,两道眼神凝注着她,似乎要看透她心中的秘密。

    龙玉冰悚然一惊,由深沉的伤感中清醒过来,霍然站起,盈盈拜倒。

    玉真子一把扶起她,轻声问道:“你刚才在哭什么?”

    龙玉冰答道:“弟子想那马师兄实在可恨,害得李师妹这等模样。”

    玉真子轻声一叹,缓步踱到床侧,右手轻按李青鸾胸前,只觉她心脏跳动缓慢,气息异常微弱,不禁一皱眉头,问道:“你师妹一直没有翻动一下吗?”

    龙玉冰刚才迷迷糊糊地想了半天心事,李青鸾是否翻动过,她根本就不知道,呆一呆,摇摇头,答道:“没有。”

    玉真子叹道:“你也一晚未睡了,快去休息一会。”

    龙玉冰道:“弟子毫无倦意,我还是在这里守着李师妹吧。”

    玉真子看她精神很好,不再勉强,慢慢退出净室。

    龙玉冰送走师父后,突觉一阵内急,随着也退出房去。

    两人刚走不久,后窗人影闪动,跃进来金环二郎,他尾随悟空、龙玉冰到那山峰上面,隐在暗处,把峰上一切经过,尽都看到眼中,到了梅林茅舍,藏在李青鸾卧室后面断崖间的松树上。

    玄清道人、玉真子、悟空大师都为李青鸾的事闹得分了心神,竟都未发觉茅舍外有人隐伏。

    他一直耐心地等到龙玉冰离开了房中,才由断崖间溜下来,从后窗跃入。

    这时,太阳已爬过了山岭,朝晖由窗中透射进来,照到静躺在床上的李青鸾,过去那艳红的嫩脸,此刻已变得十分苍白,长长的秀发,散乱枕畔,黛眉轻颦,星目紧闭,已不见那经常显现在嘴角间的娇媚微笑。

    曹雄毫无顾忌地伸手在李青鸾身上按摸一阵,只觉她身上几处重要脉穴,都已僵硬,气若游丝,情势十分危险,如再延误下去,伤穴扩大,血道闭塞,纵有起死回生灵丹,也难救得。

    他自得觉愚传授武功后,本领已精进很多,近来又经常研究三音神尼手绘拳谱,更是获益不浅。他按摸一阵后,找到了李青鸾伤源是被峰上万年冰雪阴寒之气,侵伤了体内经脉,阴寒凝滞几处要穴不散。因为她伤的是体内脉穴,所以一般的推宫过穴手法,不能奏效。

    曹雄慢慢地仰起头,心中暗自忖道:我如以本身功力,打通她体内经脉,虽然能救了她,但自己功力还浅,此举必然大损元气,为救人性命,消耗本身真气,实在大不合算。

    他心念一转,数月来思念李青鸾之心顿时一变,低头望望李青鸾憔怀苍白的容色,已不复过去的娇艳,正待转身退出,突然一段历历往事,电光般在脑际中闪过。

    那是在祁连山中,李青鸾被大觉寺的和尚打伤,他救了她,骑着赤云追风驹,跑到一座幽静的山谷,丢下了马君武一个人拒敌群僧。

    那时李青鸾伤势不轻不重,神志半醒半迷,误把曹雄当成了马君武,偎怀呻吟,娇柔无限,一种少女的甜香,使曹雄无法再抗拒,正当他想入非非时,却被人用“透骨打脉”手法打伤,醒来时李青鸾已经不知去向

    曹雄回忆往事,历历如绘,这时重在他脑际展开,他已移动的身子,忽的又静止下来,细看李青鸾,虽然容色苍白憔淬,但那紧闭的樱唇、若画的黛眉以及那纤纤玉指、脸形轮廓,依然是那样美丽,人清瘦了,另有一种凄楚动人的神韵。

    曹雄陡然间由心底泛出一阵怜借,暗自责道:曹雄啊曹雄!如果放过了李青鸾,难道当今之世还会有比她美丽、更温柔的女人吗?

    当下潜运功力,右手瞬息间连走李青鸾身上十二大穴。

    要知曹雄从三音神尼拳谱上,研得了人身体内经脉分布之处,是以他出手极准,只是功力还浅,又是初次出手动人体内脉穴,不免精神紧张,消耗真气过多,所以,他只把李青鸾奇经八脉其中之三脉打通后,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出了一身大汗,不得不停下手来休息。

    他明白这样损耗的真力,至少需三至七天的时间,才能调息复元,在真力未复前,无法再动手替李青鸾疗伤,此刻正值筋疲力尽之时,如果被昆仑派的人撞上,只有束手待缚,所以,他略一休息后,立时又从后窗跃出。

    曹雄刚走不久,龙玉冰就推门进来,她是个心思异常缜密之人,在离室前,室中一切东酉放置所在,均能详细默记心中,所以她进门第一眼就看到李青鸾的被子,似是被人动过,不觉惊叫了一声,一个纵身,跃到了床边,见李青鸾静躺无恙,才放下心中一块石头。

    她略一定神,细看小师妹脸色已然好转不少,不禁心中大喜,正待转身跑去告诉师傅,突听李青鸾梦吃似地叫道:“武哥哥,我们去捉鱼玩吧!”说着话,翻了个身,又沉沉睡去。

    龙玉冰怔下神,收住刚刚要举起的脚步,伏下身子叫道:“鸾妹妹,鸾妹妹。”但李青鸾又昏迷如梦,不动不应,龙玉冰伸手推师妹两下,仍不见她反应,心中陡然一惊,暗道:

    她莫不是回光反照吧?立时转身奔向悟空大师卧室。

    悟空大师正坐在一把竹椅上,仰着脸发呆,神情木然,慈眉愁锁,玄清道人和玉真子对面而坐,闭目养息。

    悟空大师虽然大睁着两只眼睛,但他像未看到龙玉冰一般,仍然静坐不动。

    玄清道人仍然微闻双目,忽地睁开,问道:“是不是你师妹伤势有了变化?”

    龙玉冰道:“鸾师妹刚才醒来一次,说了两句话,又昏迷过去,我看她脸色好转了许多,所以,我担心她是”

    玉真子截住了龙玉冰的话,问道:“她刚才说了两句什么话?”

    龙玉冰莫名奇妙地脸上一热,答道:“她说,要与马师兄去捉鱼玩。”

    玉真子冷笑一声,望着玄清道人道:“你那宝贝徒弟不回来,只怕她的病永难医好。”

    玄清道人苦笑一下,起身答道:“我们先去看看她再说。”

    当下几人一齐向李青鸾房中走去。

    玄清道人细看李青鸾脸色,果然好转了不少,心中暗感奇怪,其中原因难解,不便妄作推论,潜运功力,推拿了李青鸾几次要穴。

    要知李青鸾奇经八脉,只被官雄打通三脉,尚有五脉未通,是以清醒不久又告昏迷过去,玄清道人推宫过穴手法,不能动及体内脉穴,自然毫无作用。

    三清观主停下手,摇摇头,道:“看她情形,伤势确已好转不少,怎么陡然又会昏迷过去呢?”

    玉真子亦是束手无策,想不出李青鸾伤势恶化原因。

    三人思索良久,仍难找出原因,只好暂退出李青鸾卧室。

    静室中,又只余下了心思缜密的龙玉冰,她对小师妹陡然好转,忽的恶化情形,十分怀疑,她已守在李青鸾身侧三四个时辰以上,而李青鸾伤势转好,却在她离开静室的一刻工夫,她刚才为李青鸾的伤势的突变,惊、喜得乱了方寸,现在细细一想,觉得个中疑窦甚多。

    突然,她目光接触到后窗木框上一块冰屑,心中登时一跳,一纵身从后窗穿出,但见白雪皑皑,梅香扑鼻,哪有半点人迹,她细心地查寻半晌,仍未再发现可疑之处。

    原来曹雄也是异常细心之人,偷入李青鸾卧室之前,已看好进退之路,绕道由梅林而入,并未在茅舍附近雪地上留下脚印,但他百密一疏,没想到会在后窗木框上留下一块冰屑。

    龙王冰虽然再找不出其他的痕迹,但她并未稍减心中怀疑,她认定那后窗冰屑和小师妹的伤势转变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不过,在未寻获确切证明前,她不愿去告诉师父。

    龙玉冰一直守护在李青鸾身侧,她就在小师妹床边,搭起一张小竹床,陪守侍候,玉真子白天来看李青鸾,晚上返回三元宫,玄清道人留住茅舍,和悟空大师同室而居,这僧、道两人,过去在一起时,常常剪烛夜话,通宵不眠,这一次却大大不相同,悟空大师为李青鸾的伤势,焦虑得快要发疯,日夜长吁短叹,玄清道人虽然从旁劝慰,但仍难解他愁怀。

    龙玉冰渐渐地发觉了李青鸾昏迷、清醒,都有一定的时间,十二个时辰之内,总要清醒三次,她默记了李青鸾清醒时间,在她醒前把吃的东西备好,待她醒来时就服侍她吃下。

    转眼五六天过去,李青鸾逐渐地又转趋沉重,每天虽仍醒转三次,只是清醒的时间愈来愈是短暂,龙玉冰心中的疑窦,也随时间逐渐地淡下来。她数日夜留心查看,始终未再发现可疑线索,自然慢慢地心灰意冷了。

    这一日悟空大师向李青鸾卧室走去,进门一看,登时把老和尚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龙玉冰手握剑把,倒卧门侧,看样子,似是刚刚进门,就被点了穴道。悟空大师楞怔一下,急向李青鸾床边奔去,低头一看,只见李青鸾睡得十分香甜,苍白的嫩脸微泛红色,伤势又似轻了许多。

    这突然的变故,使得老和尚如坠入五里雾中,心中重重疑窦,百思莫解。转身走到门边,扶起龙玉冰仔细察看,果然是被人点中了右后肩的风府穴,所幸来人下手并不太重,悟空大师运功一阵推拿,龙玉冰立时悠悠醒转。

    她神志恢复,立时向李青鸾奔去,看师妹酣睡无恙,才放下心中一块石头,这才转身走到悟空大师身边说出经过。

    原来玉箫仙子和玄清道人相约比武时,龙玉冰也跟着他们出了静室,当她复返静室时,哪知刚一进门,突觉背后风生,人还未及闪避,已被人点中右后肩风府穴,昏了过去。

    悟空大师听完经过,皱起两条慈眉,心中暗自忖道:点制龙玉冰穴道的人,这人实为非敌非友,用意难测,实使人大费疑猜。

    龙玉冰看悟空大师只管埋头沉思,知他正在用心思解个中原因,随即转身,走到李青鸾床边坐下。

    李青鸾忽地睁开眼睛,手脚伸动一阵,笑道:“冰姊姊,我很累呢。”说完话,挣扎着要坐起来。

    龙玉冰急忙伸手按住她,摇着头道:“不要起来,快给我乖乖地躺着。”

    李青鸾长长地叹口气,问道:“冰姊姊,武哥哥回来了没有?”

    龙玉冰摇摇头,道:“还没有。”

    李青鸾道:“你说他还会不会回来看我?”

    龙玉冰勉强一笑,答道:“我想他会回来看你的,所以你要好好地养息着等他。”

    李青鸾脸上露出来一丝笑意,道:“嗯!姊姊说得不错,武哥哥不是被黛姊姊留住不放,就是在路上遇到了事情,所以他这么久还没有回来,但他终归是要回来的。”

    龙玉冰心中一动,暗道:糟!这一段时日之中,大家都在抱怨马君武负情忘义,把他在旅途上可能遇了麻烦的事给忘了,他如果真在路上出了什么差错,我们这样背地里责怪他,实是太冤枉他了。

    她一想到马君武可能在路上遇到麻烦,莫名其妙地发起急来,连声说道:“不错,不错,他可能是在路上出了事啦。”

    李青鸾看她发急神情,不禁也发起急来,忽地坐起来,大声叫道:“师伯,师伯!”

    悟空大师正在用心推想李青鸾伤势突然好转的原因,心无两用,并不知李青鸾已清醒过来,刚刚想出一点眉目,却被李青鸾的叫声打断思绪,回头望去,只见李青鸾拥被而坐,两眼圆睁,神情十分紧张。说不出悟空大师的神情是惊是喜,一纵身跃到床边,两眼滴着热泪,嘴里却又呵呵笑着,叫道:“鸾儿,你的病好了吗?”

    李青鸾不答悟空大师问话,颦着柳眉儿,反问道:“武哥哥还没有回来,一定是在路上出了事啦,我们赶紧去接应他。”

    悟空大师听了一怔,激动的神情逐渐平复下来,暗道:鸾儿说得不错,马君武不像负心忘情之人,他这样长的时间还未回到昆仑山来,恐怕当真是在路上出了事情

    突然另一个新的念头在脑际中掠过,回忆起半年前祁连山中一段往事,白云飞拒敌受伤,马君武送她回括苍山去,悟空冷眼旁观,发现了白云飞对马君武钟情极深,要不然她决不会追到祁连山助阵,想起来这件事,悟空大师心中不无愧憾之感。他和玄清道人联袂赴祁连山耸云岩大觉寺,欲求雪参果替玉真子疗治蛇毒,哪知雪参果未求到,反着了人家的道儿,误饮了一杯药茶,被人家关在石牢中,白云飞夜到大觉寺,破牢门放出两人,算起来白云飞对他有救命之恩,但她却又是李青鸾的情敌。

    马君武送她回括苍山时,两个人同乘一鹤,括苍山和昆仑山遥距万里,白云飞决不会放心让马君武走路回来,既是能一鹤双乘,为什么她不能遣灵鹤把马君武送来西域?这一想,登时把马君武在旅途出事之念完全推翻了,于是摇摇头对李青鸾道:“他可以乘白云飞的灵鹤归来,绝不会在旅途遇了麻烦”

    悟空大师话未说完,李青鸾突地仰身躺下,接道:“那一定是黛姊姊留住他,在那里玩了。”

    说完一句话,脸上神情一变,瞪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屋顶出神。

    悟空大师看得心中极是难过,伏下身子,轻轻拂着她秀发说道:“鸾儿,快些闭上眼睛好好休息,等你病好了,我带你到括苍山去找他。”

    李青鸾嘴角间浮动着凄凉的笑意,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悟空大师呆呆站在床边,看她脸上自怜自惜的神情,心头如被一柄利剑洞穿。

    悟空大师想自己是遁身世外的人了,怎的却无法斩断这爱情烦恼,李青鸾的娘因误会移情李士朗,创碎了他一颗心,使他看破红尘,遁世逃避,哪知数十年面壁苦修,仍无法把一缕情丝斩断。收养李青鸾,无非是旧情难忘,哪知十余年日夕相处,竟又对李青鸾产生了无限慈爱,名虽师徒,情逾父女,老和尚旧创未复,又被卷入下一代情爱烦恼,看来一个人如真想做到无我无相、太上忘情,实在实在是太不易了。

    他一直呆呆地在床边站着想着,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直待李青鸾沉沉入睡,才缓步退出病室。

    龙玉冰随后追出来,叫道:“师伯请慢走一步,晚辈还有话禀告。”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