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金石盟最新章节!

    燕子山,位于湖南衡山正东偏北,状如飞燕,头尾分明,左右双峦凸出,分向两旁延伸,有类双翼,故得此名。

    四周围,良田千顷,绿野平峙,阡陌相连,男耕女织,倒也显得一片清平景象。

    这一带,居民多是农家,民性保守,自食其力,十里外,山峦环绕,无形中,似与外界断绝,绿女红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童子们牛背横笛,茅屋里袅袅烟腾,淡于名利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片世外桃源,人间乐土。

    可是,沧海桑田,瞬息万变,这片人间乐土,却于一夜之内,转变为极度恐怖和死亡!

    那是二月初五。

    春天多雨,在湖南而论,本不足奇,这一天,大清早即显得特别阴暗,而且细雨蒙蒙,将是晌午时份,天空里,浓云更密,突然一道闪光,从黑云里,射出百丈金蛇,一声轰雷,宛如天崩地塌,紧接着,大雨倾盆,下个不止。

    暴雨,更招来狂风,只闻呼呼之声,一阵紧接一阵,斜风飘雨,从屋缝门窗之内,激射而入,因为屋顶多是茅草所盖,墙壁又是泥砖土墙,雨湿风吹,泥砖湿透,重量加大,墙壁下坐,风力一吹,立即倾圯,不少居民,立变作栖身无地。

    入夜,风势更大,呼呼发发,有如万马奔腾,而且轰雷震耳,紫光闪目,这可说是衡山一带,百余年来,最大的一次观音暴。(按湖南一带,所称的观音暴、财神暴,实际上就是台风。)雷雨声中,燕子山左右居民,已陷入极度恐慌,约莫三更时份,半空里,突然现出一溜耀人眼目的红光,紧跟着便是震天价一声巨响,于是山拥地动,人在屋子内,有如大海飘舟坐立不牢,有的甚至从床上翻了下来,于是引起一片哭声惨号,但在这种人人自危,又是大风大雨,雷电交加之际,彼此之间,谁也无法顾及了。

    距离燕子山右翼较近的居民,遭遇更惨,因为红光一闪不久,忽受到一股强烈无比的疾猛劲风,还夹着砂石泥浆,断枝残叶的袭击,这种奇异风力,可以说是亘未有,风啸之声,锐厉刺耳,声音一到,风力也随之俱来,居民在魄落魂谅之下,不是随着房屋倒塌而同归于尽,就被那股强烈劲风卷跑。

    东方已现鱼白。

    雷声随隐,渐趋远处,雨势已停,风也骤止,附近居民,才开始检点残局,搭救伤患,收埋死亡。

    就在第三天中午,这块劫后残土,又出现着奇情异事。

    原来燕子山左翼树林之内,竟发现了一块巨石,附近的树木与崖头,不是震开,便是砸坏,周围情景,显得乱七八糟。

    圆圆的巨石,成黑红色,半已陷土,这种径逾两丈以上的巨石,湖南山境虽多,但却很少见到。

    发现的人,却是附近一位樵子,燕子山是他经常伐樵之处,从来没有见到这么一块石头,他可想到,狂风暴雨之夜,那一声轰天巨响,可能就是此物所发。

    “石头难道会飞?风最大,也不可能把这么一块大石吹刮!还有那漫天红光,又是何物?”

    这些,都是一种木可思议的谜!

    错愕间,他可留意到石头旁边的景物,似乎附近草木都被烤焦,与石缘接近的泥土,也硬得有点异样。

    随手攀折树枝,枝如腐木,应手而折,使人更奇。

    “巨石何来?”这问题始终在樵子脑海里,围转不已,他下意识地把手里砍柴刀尖,朝着石上轻轻一砸,一溜火光,随手而起,大石无伤,刀尖却整整断了一大片。

    樵子怀着好奇和惊愕,下得山来,逢人便说,于是附近居民,千百相传,摩肩接踵,蜂涌而至,都来燕子山上,观看这不知来历的庞然大物。

    日子虽久,砍柴的樵子,都吸引在燕子山上,许多农家妇女,闲来无事,也都跑上燕子山坐在石上,观玩一番。

    约莫过了两月,凡是经常到过大石旁边的人,身体都渐奇异样。

    起初,只觉浑身无力,茶饭不思,头部疼痛,双目乏神,渐惭,身体消疲,心头泛恶,身上皮肤,痛如火炙,终于医药罔效,乃至死亡。

    不到半月,左右邻近,得了这种无名怪病,而被死神招见的,数以百计,尤以左翼附近,死者尤多,乃至周围数十里,棺材衣椁,抢购一空,于是群情哗然,人心惊乱,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死者太多,村民逐渐迁移,谈及燕子山的那块巨石,莫不令人色变,好事之徒,更把这块来历不明的怪石,冠上了一个不雅的名字。

    “死亡之石!”

    不久,这件奇情异事,竟传遍了江湖。

    就在中元节的晚上,一轮明月,悬挂高空,整个燕子山,除偶有几声松涛外,显得沉寂异常。

    死亡石,受月光照着,却现出闪闪乌光,因为他周围十丈以内,草本树木,一律枯死,这一带,使人更感寂寞和荒凉。

    远处,突传来一杵钟声,那是木鱼岭望日庵内所发,庵主清心老尼,每到三更,必须入定,入定之前,必敲一杵。

    这时,突从燕子山上,飞来一条白影,不久,死亡石前,立站着一位貌相清癯,身着月白僧袍,手持九环锡杖的老和尚。

    这位年老高僧,白眉覆眼,举止之间,宛如一座古佛,极显得宝像庄严,一到石前,立把双眸一睁,两眼神光,直射丈余。

    他似乎对每一事物,都不轻轻放过,尤以大石四周,无草无木,与别处迥然不同,老和尚似乎诧异万分,但闻他喃喃自语道:

    “谢家台地(按即燕子山附近),本是人间乐土,曾几何时,却变为死亡之地,顽石不除,此间无宁日矣!”

    突闻一丝破空之音,从身后林中激射而出,这声音,极其微细,本似冲天而起,立又折转而下,无巧不巧,却对着老和尚的头顶射来。

    这位清癯的老和尚,突把衣袖朝上一卷,呼然一声,劲风刺耳,九环锡杖带起一阵仓琅,人即斜身后退,朝左一横,虽然面不改色,但已引起极大惊奇,袍袖卷来之物,竟未看清,却具如此威力,立把袖子展开,白白的大袖里,除了一叶松针,破袖洞肌以外,依然不着微尘,空无一物。

    老和尚,不免异常惊震,因然来人这种功力,直闻所未闻:

    一叶松针,破空不奇,使人惊异的,倒是余力未尽,却能临空折转,自认穴道,一拂之力,洞袖穿肌,松针纤细脆弱,却能敌住自己七十载苦炼修为,这使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光。

    错愕间。

    他朝林子里合什为礼道:

    “何方檀樾,驾临此间,却和老僧开了这么一个不小的玩笑!”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突从林子里,走出四条瘦小人影。

    那是四位丐童,一个个,都是鹑衣百结,首如飞蓬,发长覆眼,连颜面也分辨不出,颈子上,却盘着一条又长又毒的百步蛇,一律拿着一根青竹打狗棒,叫化袋圆鼓鼓的,长几及地,这种奇形异相,使人寒从脚起,直透顶门。

    四人僵直着身子,慢慢朝这位年老高僧走近,接着东南西北,每方一人,低眉垂目,不作一语。

    老和尚一怔神,白眉上挑,寒光逼人地朝四人掠了一眼后,却朝正北面的童子问道:

    “小施主你是何人,可否见告老僧?”

    那丐童和死人一般,垂着首,毫不理睬,倒是他项上那百步毒蛇,突把头部一抬,昂首作势,嘶的一声,突从口中喷出一股毒涎朝着老和尚激射而至。

    这东西,奇毒无比,只一沾皮,立即中毒,不到半时,即拯救不及。

    老和尚宣一声佛号,响澈云霄,袍袖交展之下,罡风掠地而起,砂石飞扬,势如排山,周围树木,似受到一股无形劲力,朝外便倒,那喷来的毒雾,立吹得纷飞四散,可是这四个鹑衣披发的怪童,劫毫不为煞风所动,依然垂眉合眼,屹立如山。

    清癯的白眉老僧,不由大吃一惊,缓缓朝后一退,月白僧袍,飘然地掠起一阵微风,暗自度道:

    “如此年纪,不论他们的性情,生得怎样奇怪,要抵御老僧的玄门罡气,却非数十年的火候不可,这几位丐帮人物,怎的会有如此厉害?”

    思虑间,突闻身后有人冷笑道:

    “闲云旧友,想不到,会在这块顽石附近,遇上我这化子么?”

    这声音,对白眉和尚,并不陌生,但急切问,可想不出-此人为谁?而且以自己的功力,来人落到身后。竟丝毫察看不出,不由泛起一阵羞惭。

    他缓缓把身子一转,朝来人一看,不由惊退两步,忙合什为礼道:

    “恕老衲眼拙,施主到底是谁?”

    原来前面立着的人,身子不到四尺,干瘦得像具腊尸,头发衣着,和四位童子一样,叫化袋显得特长,赤着一双脚,脚腿上,黑毛纠结,又长又粗,手指上的十根指甲,少说也有三寸来长,看得使人份外碍眼。

    他项下没挂着蛇,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只带链的铁锤:

    此物少说也有三四十斤重,碗口粗细,闪闪生光!

    老叫化听和尚一问,便似一阵夜枭争鸣的怪笑,笑声中,还夹着那破锣似的怪音道:

    “闲云老和尚,你还是假装糊涂,抑或真的不识?想当年西凉道上,一位耍蛇的人,被你打了一掌,那正是我负伤之时,故隐忍未曾计较,念晚算是冤家路窄,死亡石把你我都召了过来,先还不知是你,这一声阿弥陀佛,唤起了我当年记忆,你我都是年近百岁的人,也该死得了,就在死亡石前,找个归宿,谁死谁活,还不一样么?”

    不待白眉老僧开口,那四个童子却一齐接腔道:

    “师傅,他配和你老人家动手么?让给弟子们为你代劳就得!”

    闲云禅师,闻言一惊,当年西凉道上,他确实和一位耍蛇的化子动过手,那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因为那化子和一位年老镖头动手过招时,竟利用百步毒蛇,出手暗算,才激起老禅师的侠义心肠,愤而出手。

    耍蛇恶丐,武功极高,但彼此硬接掌力时,老禅师已经察出,此人内力,大有问题,虽然掌势奇重,却是不能持久。

    “八德池莲台十二式”为佛门煞着,掌法骤变之下,化子右臂,被禅师轻轻印了一掌,虽然将人击伤,却非致命之力,事隔五十余年,老禅师几乎把这事淡忘了,想不到今日人家仍存着复仇之念。

    闲云禅师,涵养极高,闻言丝毫不以为忤,却合什一礼道。

    “檀樾虽然紧记一掌之仇,但贫僧却不愿重启杀机,就此谢罪如何?”

    老叫化傲然狂笑道:

    “大和尚,前事由你,今晚如想不战而退,你却把南天”

    讲到此处,似乎说漏了嘴,语音就此一顿,双手抚摩那发亮的铁锤,全身骨骼,发出一阵“格格”的怪响,寒光电闪,从那内陷双眸里直射而出,从这些反常的举劫,不难看出这老丐功力纯,已臻绝顶,而且阴险狠毒,无与伦比。

    闲云禅师,知道非迫得动手不行,自己虽然曾行侠江湖,但对老叫化的来历,却是一点不懂,所谓南天八奇,是何人物,以前连听都没有听到。

    东南西北,五位丐童,似乎已等得不耐,北面那丐童,双掌一击,四人都缓缓朝禅师走拢。

    老乞此时已跳上一根树枝,大小不过拇指粗细,按说绝不能悬人,他却把身子四平八稳的仰卧在上,怪声怪气道:

    “这场架,却交给你们,如不能把人制服,看我拿家规惩治你们。”

    四位丐童,哧应一声,音若狼嗥,使人心头泛恶,北童招呼一声:

    “进招!”

    四丝寒风,匝地而起,直朝老禅师前后左右,交相逼来,凌厉疾猛,阴险诡秘之极。

    老禅师一声清啸,袍袖一展,身子直朝上拔,凌空之势,宛如一只大雕,衣袂飘举,哗哗作响。

    但闻那四位丐意,吡牙笑道:

    “好一式秋风飘落叶。”

    语罢,不约而同的往斜刺里一跃,人影晃动,落地无声,彼此方位立交,但对飞掠上空的敌手,却漫不为意。

    老禅师虽知这四位丐童,并不好意,但还未放在心上正待抽杖发招。

    忽闻四丝破空之意,划空而来,那四位童子所发的掌风,竟冲空而起。

    老禅师只觉一股寒意,直泛心头,不由大感惊震,九环锡杖,寒光闪烁,响蕴风雷,长杖周身疾绕,化成一座光幕,但被寒风激射之下,人如云拥星驰,朝死亡石上一落。

    老禅师颜面骤变,长杖朝石上一点“五龙盘梭”纵身前跃,九环杖在星光月色之下,带起一片精光,正穿出四童包围之外。

    落足间。

    四位丐童,哼然一声冷笑,青竹棒朝胸前一贴,伏身弯足,贴地飞来,彼此配合,似乎非常巧妙,人分两排,距离速度,丝毫不差,如星弛电掣般,霎眼间,东南西北四象仍各立一人,团团将禅师围住。

    这种身法棍势,饶你闲云禅师,在武林辈份被鬻,竟丝毫察看不出:

    “他们属于何门何派?”

    老乞儿怪声叫道:

    “和尚,你得当心,龙虎犀豹合围之术,加上伏蛇青竹杖,够你受啦!”

    语罢,他跷着二郎腿,睡在树枝上,四平八稳安适之极。

    闲云禅师,一听龙虎犀豹合围六字,不由毛骨悚然,忙把九环锡杖护住周身,朝四童低咤一声:

    “暂时住手!”

    对方收杖后退,仍然死眉死眼的按着东南西北四向,负杖而立。

    禅师朝老丐喝问道:

    “道友,滇南懒仙是你何人?如有渊源,则请住手,以前误会,老僧甘愿赔罪!”

    老丐睡在枝上,却是洋洋不睬,老禅师一再喝问,始闻他喃喃自语:

    “什么滇南懒仙,那无非是瞎吹瞎闹,老秃驴,别再坐井观天了,为叫你死得明白,就给你一点东西看罢。”

    也不见他抬手作势。

    禅师身前,劈面飞来一物,闲云把手一抄,接着一块牛角制就,形似八卦的黑牌,脾面雕着山水,上有八颗五角星标,这虽不难看出是江湖上一种牌令暗记之类,但那一门,那一派,才有此物,却依然讳莫如深,禅师顺手把牌子朝着老丐一丢,暗用莲花八式的手法,牌上巧含真力,直立如刀,离手之后,却沿着一只大弧,前行速度并不太快,但力挟千钧,毁刚销柔,厉害无比。

    眼看就得撞在老丐身上,也不知这老叫化使用何种手法,仅把两手往头一枕,那牌子却似泥牛沉海,不见踪迹!

    四童一绽口咤问:

    “和尚,你一切都完了么?”

    闲云禅师,仰头长笑道:

    “小施主,不用咄咄逼人,老僧已年近百岁,早该撒手归西,目前犹滞留人间,颇属多余,来来来,你们那龙虎犀豹合围之术,尚不过开始而已,就请尽量发招罢!也好让老僧垂暮之年,瞻仰这种空绝武林的奇异手法!”

    北童朗笑一声,震得山谷皆鸣,四根竹棒,重行施展,但见龙腾、虎剪、犀奔、豹扑,人影晃动,走石扬砂,阵阵狂风,把周围树木刮得朝后便倒。

    闲云禅师,将雷音杖法,使了出来,九环杖发出一片奇响,杖斗带风,轰轰发发,一老四少,遂在死亡石前,打了一个难已难分。

    约莫缰战半时,四小竟愈打愈勇,南北两童,杖合龙犀之式,不时欺身而进,掌杖同施,将闲云老僧,逼得手忙脚乱。

    禅师虽是佛门人物,也弄得满腔怒火,挫腰横杖,往斜刺里倒纵而出,正欲以诱招之势,击伤四童,而后倒卷杖头,降龙伏虎。

    不料身形未落,南北两位丐童,竟已窥破禅师心意,项下那百步毒蛇,已抖臂挥出,朝禅师肩背便落,闲云怒咤:

    “你敢暗算老僧?”

    杖挟风雷,划空而出,正拟将那毒蛇击落,但北童也纵落他的背后。

    这位干瘦如猴的狂童,狞笑一声,挥掌朝禅师背上一拍。

    闲云杖风,虽把毒蛇击落,但背上被人印了一掌后,立觉奇寒透骨,身心一麻,知道已成致命伤势,再打也是枉然遂把宝杖朝地下一插,微笑道:

    “老僧已一败涂地,施主们心愿已了,不用再打,杀剐听便!”

    北童立冷笑道:

    “老和尚,不必再充好汉了,赶紧回去挺尸吧?明年中秋左右,便是你的忌辰,老而不死是为贼,我也为你惭愧呢?”

    西童也怪声怪气的问道:

    “胡师兄,这老家伙怎么这样不经打呢?别再理他了,请师父前来看看这块石头吧!”

    也不知老叫化何时下了地,冷冰冰地毫无表情,却把石头看了又看,竟仰天打了几个哈哈道:

    “银河之石天上来!却不料闹出这大乱子!”

    又朝四童笑喝:

    “此间事了,无可再留,就此走吧?”

    北童眨眨怪眼,裂嘴笑道:

    “上那儿?”

    老叫化已跃上了树梢,边走边骂:

    “当叫化子的人,双肩抬一喙,走到那里,吃到那里,如有去处,也不伸手要饭了!”

    四个丐童,狂笑一声,也扑上了树梢,拥簇着那半人似鬼的老丐,朝着燕子岭,如飞而去。

    死亡石前,又恢复了死一般的沉静。

    闲云禅师,背上中掌以后,只觉浑身麻木,武功全消,试提真气,不但五脏如焚,而且两耳雷鸣,双眼发黑,一阵血腥异味,直扑喉头,老禅师涵养虽高,但也愿慨万千,幼年习武,身入佛门,百岁高龄,却落得如此悲惨结局,而且仇人的出身来历,竟丝毫不知。

    他把死亡石看了一眼,暗道: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想不到自己却遇上了这种不祥之物,一世英名,断送此间,尚还不说,恐连性命也难以保住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