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回到前夫刚死时最新章节!

    “快喂她快喂她,吃不到能把你屋顶给掀咯!”老太太催儿子。

    就这么一面吃,一面聊,还得时刻喂孩子,这一顿中午饭直吃到两点钟才结束。当然,不想唐丰年费心,大家都有默契的没提罗母来闹事的事儿。

    老太太把碗筷接过去洗,嘱咐儿媳妇给儿子收拾东西去。

    李曼青刚走到门口,就见唐丰年埋头鼓捣一个长方形的巨大纸箱。

    “里头是什么?”她刚出口,就难以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等等,纸箱正面印着的东西……不会真是电视里吧?!

    实在是太久太久没有见过活生生的电视机了,她觉着今天的惊喜有点多。

    男人见她高兴,只觉着一路搬回来的辛苦与奔波都值了。他还记得她在深市那几天,上街见到人家有电视机的铺子,脚都不会动了……看着电视机的眼睛仿佛都在发光。

    当时他就纳闷:那么个铁盒子真有这么大吸引力?

    要回来的头两天,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到了她的眼神……一定是极其喜欢的,才会这样。他从来没见过她用那种喜欢至近乎痴迷的眼神看什么东西,衣服鞋子不会,吃的更不会。

    他专门去了卖电视机的地方,根据家里堂屋大小,买了个三十二寸的长虹彩电。

    “还三十二寸的啊,怎么买这么大?”李曼青看着电视机纸箱,连声音都颤抖了。

    没看过电视的人,无法理解一个电视剧妇女在落后的九十年代对一台彩电的稀罕——真是致命的吸引力啊!

    “买作多少钱啊?”

    “四千八。”似乎是怕老人听见,他把声音压得很低。

    李曼青控制不住“啊”的惊呼一声,四千八啊,这么贵?!再添三千都能把现在这座房子买下来了。

    不过她也知道,这年头的长虹彩电是彩电业的龙头大哥,人家质量好,售后服务也好,卖得贵也算正常,对得起这个价。

    但莲花村有电视机的没几家,他们都没接闭路电视,而是接收对面村子的“锅盖”信号。

    这个李曼青知道,接闭路电视要交钱,但对面村里有户人家有锅盖那么大的卫星电视接收机,可以通过转动“锅盖”和接收机来调频道。

    莲花村的人只要在家接收他们家的信号就行,不用花闭路电视钱。但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自主选择权,只能被动跟着人家看,人家看什么他们就得看什么。

    所以,他们的电视机要投入使用的话,要么就是跟着人家看,要么就是去村委会开通闭路电视。

    唐丰年早想到了,“我刚让爸去村委会了,待会儿接了线试试看。”

    “呀!这么快?”李曼青高兴得跳起来,再想不起来什么“稳重”什么“中老年”,是真真正正的跳起来。

    若不是孩子还在旁看着呢,她说不定都蹦蹦跳跳了。

    “怎么就买了电视呢……”她脑海里的小宇宙已经轰轰轰运转开来,这时候放什么电视剧呢?以前最喜欢的《渴望》和《我爱我家》,应该已经播过了。

    但是,她一点儿也不介意再看一遍!

    还有《三国演义》,再等两年,某格格也能看了……

    呀,真是光想想都心动啊!

    李曼青抑制不住心内欢喜,趁他站起来擦汗的功夫,踮起脚尖“吧唧”一口他。

    跟孩子相处久了,表达喜欢的方式也直接多了。

    男人一愣,正在地上玩的孩子听见熟悉的“吧唧”声,犹如条件反射一般,“咯咯”笑起来。

    李曼青却不管呆头鹅,去洗澡房拿了条干毛巾来:“喏,擦擦汗。”九月的尾巴还有暑气。

    此时的唐丰年,整个人都是呆呆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早知道去年就买电视机了!

    李曼青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小孩,哪儿也不去,就屁颠屁颠的跟在唐丰年身后,他要钳子递钳子,他要螺丝刀递螺丝刀,一会儿又帮他擦汗递水。

    拿是拿出来了,但这么个大家伙,要放哪儿呢?

    上个月刚买的组合柜就有个好位置。上下左右都有双开门的柜子,中间空出块一米多宽的位置,把电视机放上去绰绰有余。

    为了将就接线,唐丰年又把家里电线给改了,专门牵个插线板到组合柜后面。

    李曼青看着他又是接线又是改线,一会儿的工夫,电视机就接上了。

    “你怎么什么都会啊?”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

    她那副喜出望外的表情,就差眼睛放光了。

    男人得意极了,表面却仍然一副老和尚模样:“我在外头学的。”以前在大平地,什么都没有,想学也没这机会。出去以后,天南海北的人都能遇到,只要肯吃苦,多留心,总是能学到的。

    男人觉着,既然自己不是读书的料,那就多学点技术吧,技多不压身,以后总有能用到的时候。

    当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机会总是眷顾这些有准备的人。

    李曼青觉着,这男人出去见见世面真的挺好。

    她记得以前在李家村的时候,那几年电压不稳定,谁家碾糠磨面的,灯泡就会闪啊闪,每逢一两月总要烧掉一个灯泡。可她爸不会换灯泡,烧了就没了,一家四口只能眼巴巴盯着不会再亮的灯泡发呆。

    上小学那几年,她还经常祈祷奇迹出现,自己作业还没写完呢,希望灯泡会突然亮起来。到后来,知道不换就不会亮,她也不祈祷了,安心找煤油灯出来写作业。

    有几次,她爸要去换,她妈拦着不让,说什么村里谁谁谁怎么被电死了,全身衣服烧焦头发全烧光……以至于她一直觉着被电死是世界上最痛苦的死法。

    这也在她心里悄悄的埋下了种子——以后一定要嫁一个会换灯泡的人。

    想起二十多年前的“梦想”,她“噗嗤”一声就笑起来。

    现在都实现了呢。

    “笑什么?帮我把说明书拿来。”

    “没什么。”她屁颠屁颠去纸箱里翻。

    老太太出门卖面包去了,李曼青看孩子开始揉眼睛,知道是瞌睡来了,就洗洗手抱她们回房。

    双们从小就好带,现在慢慢的能听懂话了更加好带,放床上把袜子一脱,脸手一擦,小被子盖上,她们的上下眼皮就乖乖的开始打架了。

    三分钟后,她又来到男人身后。

    “睡着了?”

    “嗯。”

    “你怎么不睡会儿?”

    李曼青不好意思说她还要时刻监督电视机组装情况呢,只推说不累。

    “那去把我的包拿过来。”男人像使唤狗腿子一样支使她。

    他带回来四个牛仔大包,还有两个红蓝格子编织袋,但都不重,只有十来斤,她轻轻松松就提过来。

    “这么多包是怎么上火车的啊?”

    “哥和起超硬要送我上车,买了站台票。”他们也是那天才知道有这种送亲友的站台票,要早知道她们娘仨回来的时候就买了,说不定孩子还不会哭闹,就不会生病。

    夫妻两个都想到这茬了,悠悠的叹口气。

    李曼青想起哥哥李志青,赶紧问:“哥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好,身体壮实不少,经常去新华书店看书。”

    这倒是,李志青从小就爱看书,可惜能力有限,也只读到高中毕业,如果爹妈能够舍得钱,让他补习一年的话,说不定也能考上大学的。

    “他挣了多少钱?”

    唐丰年想了想,不确定道:“应该是四千块左右。”

    那也挺多了,要在家里,就算能去糖厂上班,七个月的时间估计也就千把块钱。

    “那咱们帮他存多少?”

    “随你。”

    李曼青想了下,她嫂子在糖厂也能挣到点,她自个儿手里有钱,也就不会再逼哥哥了吧?不如就帮他存两千,以后小辉读书用。

    男人却没继续这话题,指着其中一个牛仔包。

    她赶紧拉开拉链。

    就见里头全是塑料袋包装着的……玩具?!

    栩栩如生的布老虎,小蛇蛇,小兔子,小猫咪……他倒是知道两个闺女的审美。

    只是,她实在想象不出来他个钢铁直男,大街小巷到处买这些粉粉绿绿的玩具的情景。

    “帮她们洗洗。”他刚才注意到,那只大熊已经有破线的地方了,熊腿那儿已经缝补过,耳朵那儿的卷毛也掉了不少……显然是经常摸经常玩的。

    “知道知道,有没给爸妈买的?我一起洗了。”

    唐丰年指指另一个牛仔包。里头是几件老人衣服,有厚有薄,还有质量比较好的秋衣秋裤各一套,李曼青一并拿去洗澡房里清洗。

    刚走到门口,男人说:“你的不急,过两天去云安买。”主要是她不上身试试,他总觉着光看衣服的话,什么样的衣服都配不上.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