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冬来踏雪文集最新章节!

      坐落在陕西韩城市周原的大禹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大禹庙之一。那明三暗五的元代建筑风格的殿堂,供奉着为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自黄帝之后的第六代先帝——大禹。

    人们之所以纪念大禹,为其建庙、塑像、供奉,因为他曾历经数十载,几经家门而不入,徒步遍及华夏大地,疏导滔滔之水入江河湖海,拯救了灾难之中的华夏民族。大禹就是坚忍不拔、不屈不饶、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精神之化身。

    史记中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说明当时的洪水泛滥成灾,为害与民,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乃至生存。大禹的父亲治水没有能改变现状。到了舜帝,命禹承担了治水的重任。他“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他一门心思地扑到治水的事业中去,心里没有自己的安危,把对家人的牵挂埋在心底。“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撵。”他所经历的苦难常人是难以想象的。“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不只是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而且具有超常的智慧,精通“准绳、规矩”测量技术。涉足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苏、浙江等大半华夏大地。大禹在治水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变堵截为疏导,使为害与民的滔滔之水终归“东入于海,南入于江”

    后世广为流传的是大禹治水,而大禹带领契、后稷、皋陶等一干人,边治水边引导各诸侯百姓大兴农耕“令益于众庶稻”就鲜为人知了。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也是对九州大地的一次大巡视,对各州主产物种作了明确记载:沇州主产蚕丝、漆。青州主产盐、麻、铅、松、怪石、海物。扬州主产三种金属、革、瑶、琨、羽。梁州主产铁、银、熊、罴、狐、狸、织皮物。豫州主产丝、纤絮、麻。雍州主产琳、琅。荆州主产革、羽、柏、丹沙。对九州的物产的大普查,这应该是华夏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大禹治水的十三年,同时是一次国土资源的大调查。如:荆州:其土涂泥,田下中,赋税上下;雍州:其土黄壤,田上上,赋税中下;青州,其土白坟,多盐碱,田上下,赋中上;扬州:其土涂泥。田下下,赋下上上杂等等。把九州大地的土壤类别、特征、田地等级都一一作了记载。由于有了这么一手详细的资料,国家根据调查结果,因地制宜,依照各诸侯国的主产物种,土地质量等综合情况,指定了赋税品种“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并均各诸侯之贫富,互济有无。

    大禹所作之事,多为开国家管理制度之先例。难怪舜帝亲赐当时最高礼仪之物—玉器给大禹,以表彰其功劳。“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大禹治水,有功于华夏。舜帝十分称赞禹,不只是治水之功,还有大禹的才能与人品极佳。“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以至于当舜帝“荐禹天下”但舜帝驾崩之后,舜之子商均继位,大禹则辞商均去阳城。他没有居功自傲,功高盖主之意,而是退避三分。大禹的其功其德,博得各诸侯的一致称颂与拥戴,各诸侯抛商均而去朝拜大禹,大禹顺应民意,即天子位,建立了夏国。

    大禹帝在位十年,常巡于各地,兴农耕、勤巡狩,为民造福。以至于最后驾崩于巡狩路上的会稽之地。也正由于“众民乃定,万国为治。”于是才有了“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

    后人为大禹立庙纪念,实属是民众对先帝的敬仰。也以弘扬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从先古到今天,人们崇敬的莫过于为国尽忠的英雄与为父母尽孝道的孝子。所以,在庙墙上绘画了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和大禹一起受香火的还有唐朝大将郭子仪。在平静安史之乱安的历史关头,年过花甲即将准备怡养天年的郭子仪,受命于危难之时,率军屡败叛军,功居平乱之首。在后来的平静吐蕃、回纥进犯关中的战争中,郭子仪果断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大唐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为唐朝获得了三十余年的平静与安宁。由于战功显著,后被晋升为司徒和中书令“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高一代而主不疑。”倾

    郭子仪和大禹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当代的英雄,功德无量,且自谦而不居功。享有崇高的声誉与威望,深受人们的爱戴。

    让一位英雄与一位先帝同庙接受供奉,恐怕不只是为表彰他们的功绩,颂其德是建庙的初衷之一吧!如果大汉开国将军韩信乃至后来各代一些开国功臣,能自谦而不居功,可能会有不少历史悲剧可以避免。这可能也是大禹庙要留给后人的一个思考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