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南史最新章节!

    刘穆之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

    及武帝克京城,从何无忌求府主簿,无忌进穆之。帝曰: “吾亦识之。”即驰召焉。时穆之闻京城有叫声,晨出陌头, 属与信会,直视不言者久之,反室坏布裳爲裤往见帝,帝谓曰: “我始举大义,须一军吏甚急,谁堪其选 ?”穆之曰:“无 见踰者。”帝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受署。 从平建邺,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穆之所建,遂动见谘询。 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

    时晋纲宽弛,威禁不行,盛族豪家,负势陵纵;重以司马 元显政令违舛,桓玄科条繁密。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 盈旬日,风俗顿改。

    迁尚书祠部郎,复爲府主簿、记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 守。以平桓玄功,封西华县五等子。及扬州刺史王谧薨,帝次 应入辅。刘毅等不欲帝入,议以中领军谢混爲扬州,或欲令帝 于丹徒领州,以内事付仆射孟昶。遣尚书右丞皮沈以二议谘帝。 沈先与穆之言,穆之僞如厕,即密疏白帝,言沈语不可从。帝 既见沈,且令出外,呼穆之问焉。穆之曰:“公今日岂得居谦, 遂爲守蕃将邪?刘、孟诸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事乃一时相 推,非宿定臣主分也。力敌势均,终相吞咀。扬州根本所系, 不可假人。前授王谧,事出权道,今若复他授,便应受制于人。 一失权柄,无由可得。公功高勋重,不可直置疑畏,便可入朝 共尽同异。公至京邑,彼必不敢越公更授馀人。”帝从其言, 由是入辅。

    从广固还拒卢循,常居幕中画策。刘毅等疾之,每从容言 其权重,帝愈信仗之。穆之外所闻见,大小必白,虽闾里言谑, 皆一二以闻。帝每得人间委密消息以示聪明,皆由穆之。又爱 宾游,坐客恒满,布林目以爲视听,故朝野同异,穆之莫不必 知。虽亲昵短长,皆陈奏无隐。人或讥之,穆之曰:“我蒙公 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

    帝举止施爲,穆之皆下节度,帝书素拙,穆之曰:“此虽 小事,然宣布四远,愿公小复留意。”帝既不能留意,又禀分 有在,穆之乃曰:“公但纵笔爲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 有所包,其势亦美。”帝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穆之凡所荐达,不纳不止。常云:“我虽不及荀令君之举 善,然不举不善。”穆之与朱龄石并便尺牍,尝于武帝坐与龄 石并答书,自旦至日中,穆之得百函,龄石得八十函,而穆之 应对无废。

    迁中军、太尉司马,加丹阳尹。帝西讨刘毅,以诸葛长人 监留府,疑其难独任,留穆之辅之。加建威将军,置佐吏,配 给实力。长人果有异谋,而犹豫不能发,屏人谓穆之曰:“悠 悠之言,云太尉与我不平,何以至此?”穆之曰:“公泝流远 伐,以老母弱子委节下,若一豪不尽,岂容若此。”长人意乃 小安,穆之亦厚爲之备。长人谓所亲曰:“贫贱常思富贵,富 贵必践危机。今日思爲丹徒布衣,不可得也。”帝还,长人伏 诛。进前将军。

    帝西伐司马休之,中军将军道怜知留任,而事无大小,一 决穆之。迁尚书右仆射,领选,将军、尹如故。帝北伐,留世 子爲中军将军、监太尉留府。转穆之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

    军司,将军、尹、领选如故,甲仗五十人入殿,入居东 穆之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宾客辐 凑,求诉百端,内外谘禀,盈阶满室。目览词讼,手答笺书, 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又言谈赏笑,弥 日亘时,未尝倦苦。裁有闲暇,手自写书,寻览篇章,校定坟 籍。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爲十人馔,未尝独餐。每至食时, 客止十人以还,帐下依常下食,以此爲常。尝白帝曰:“穆之 家本贫贱,赡生多阙,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 微爲过丰,此外无一豪负公。”

    义熙十三年卒。帝在长安,本欲顿驾关中,经略赵、魏, 闻问惊恸,哀惋者数日。以根本虚,乃驰还彭城。以司马徐羡 之代管留台,而朝廷大事常决于穆之者,并悉北谘。穆之前军 府文武二万人,以三千配羡之建威府,馀悉配世子中军府。追 赠穆之开府仪同三司。帝又表天子曰:“臣闻崇贤旌善,王教 所先,念功简劳,义深追远。故司勋执策,在勤必记,德之休 明,没而弥着。故尚书左仆射、前将军臣穆之,爰自布衣,协 佐义始,内竭谋猷,外勤庶政,密勿军国,心力俱尽。及登庸 朝右,尹司京畿,敷赞百揆,翼新大猷。顷戎车远役,居中作 捍,抚宁之勋,实洽朝野,识量局致,栋干之器也。方宣赞盛 化,缉隆圣世,忠绩未究,远迩悼心。皇恩褒述,班同三事, 荣哀既备,宠灵已泰。臣伏思寻,自义熙草创,艰患未弭,外 虞既殷,内难亦荐,时屯世故,靡有宁岁。臣以寡乏,负荷国 重,实赖穆之匡翼之益。岂唯谠言嘉谋,溢于人听,若乃忠规 密谟,潜虑帷幕,造膝诡辞,莫见其际。事隔于皇朝,功隐于 视听者,不可胜纪。所以陈力一纪,遂克有成,出征入辅,幸 不辱命。微夫人之左右,未有宁济其事者矣。履谦居寡,守之 弥固,每议及封爵,辄深自抑绝。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 抚事永念,胡宁可昧。谓宜加赠正司,追甄土宇。俾忠贞之烈, 不泯于身后,大赉所及,永旌于善人。臣契阔屯夷,旋观终始, 金兰之分,义深情感,是以献其乃怀,布之朝听。”于是重赠 侍中、司徒,封南昌县侯。

    及帝受禅,每叹忆之,曰:“穆之不死,当助我理天下。 可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光禄大夫范泰对曰:“圣主 在上,英彦满朝,穆之虽功着艰难,未容便关兴毁。”帝笑曰: “卿不闻骥騄乎,贵日致千里耳。”帝后复曰:“穆之死,人 轻易我。”其见思如此。以佐命元勋,追封南康郡公,諡曰 文宣。

    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 食,多见辱,不以爲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 氏。后有庆会,属令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 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妻复截发市肴 馔,爲其兄弟以饷穆之,自此不对穆之梳沐。及穆之爲丹阳尹, 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 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 元嘉二十五年,车驾幸江甯,经穆之墓,诏致祭墓所。

    长子虑之嗣,卒。子邕嗣。先是郡县爲封国者,内史、相 并于国主称臣,去任便止。孝建中始革此制爲下官致敬。河东 王歆之尝爲南康相,素轻邕。后歆之与邕俱豫元会并坐,邕嗜 酒,谓歆之曰:“卿昔见臣,今能见劝一杯酒不?”歆之因斅 孙皓歌答曰:“昔爲汝作臣,今与汝比肩,既不劝汝酒,亦不 愿汝年。”邕性嗜食疮痂,以爲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 先患灸疮,痂落在床,邕取食之。灵休大惊,痂未落者,悉褫 取饴邕。邕去,灵休与何勖书曰:“刘邕向顾见噉,遂举体流 血。”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与鞭,疮痂常以 给膳。

    邕卒,子肜嗣,坐刀斫妻夺爵,以弟彪绍。齐建元初,降 封南康县侯、虎贲中郎将。坐庙墓不修,削爵爲羽林监。又坐 与亡弟母杨别居,杨死不殡葬,崇圣寺尼慧首剃头爲尼,以五 百钱爲买棺,以泥洹舆送葬,爲有司奏,事寝不出。

    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爲宣城、淮南二郡太守,犯赃货, 扬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之。式之召从事谓曰:“还白使君, 刘式之于国粗有微分,偷数百万钱何有,况不偷邪。”从事还 白弘,由此得停。从征关洛有功,封德阳县五等侯。卒,諡曰 恭。

    子瑀字茂琳,始兴王浚爲南徐州,以瑀爲别驾。瑀性陵物 护前,时浚征北府行参军吴郡顾迈轻薄有才能,浚待之厚。瑀 乃折节事迈,迈以瑀与之款尽,浚所言密事,悉以语瑀。瑀与 迈共进射堂下,忽顾左右索单衣帻,迈问其故,瑀曰:“公以 家人待卿,言无不尽,卿外宣泄。我是公吏,何得不啓白之。” 浚大怒,啓文帝徙迈广州。

    瑀性使气尚人,后爲御史中丞,甚得志 。弹萧惠开云 : “非才非望,非勋非德。”弹王僧达云:“荫藉高华,人品冗 末。”朝士莫不畏其笔端。

    转右卫将军。年位本在何偃前,孝武初,偃爲吏部尚书, 瑀图侍中不得。与偃同从郊祀,时偃乘车在前,瑀策驷居后, 相去数十步,瑀蹋马及之,谓偃曰:“君辔何疾 ?”偃曰 : “牛骏驭精,所以疾耳。”偃曰:“君马何迟?”曰“骐骥罗于 羁绊,所以居后”偃曰:“何不着鞭使致千里?”答曰:“一 蹙自造青云,何至与驽马争路。”然甚不得意,谓所亲曰 : “人仕宦,不出当入,不入当出,安能长居户限上?”因求益 州。及行,甚不得意,至江陵,与顔竣书曰:“朱修之三世叛 兵,一日居荆州,青油幕下,作谢宣明面目见向,使斋帅以长 刀引吾下席,于吾何有,政恐匈奴轻汉耳。”坐夺人妻爲妾免 官。

    后爲吴兴太守,侍中何偃尝案之云:“参伍时望。”瑀大 怒曰:“我于时望何参伍之有。”遂与偃绝。族叔秀之爲丹阳, 瑀又与亲故书曰:“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刘安衆处,朝廷不爲多 士。” 其年疽发背,何偃亦发背癕。瑀疾已笃,闻偃亡,欢跃叫 呼,于是亦卒。諡曰刚。

    祥字显征,式之孙也。父敳,太宰从事中郎。祥少好文学, 性韵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齐建元中,爲正员郎。司徒 褚彦回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 面见人,扇障何益。”彦回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 杀袁、刘,安得免寒士。”

    永明初,撰宋书,讥斥禅代,尚书令王俭密以啓闻,上衔 而不问。爲临川王骠骑从事中郎。祥兄整爲广州,卒官,祥就 整妻求还资,事闻朝廷。又于朝士多所贬忽。王奂爲尚书仆射, 祥与奂子融同载,行至中堂,见路人驱驴,祥曰:“驴,汝好 爲之,如汝人才,皆已令仆。”着连珠十五首,以寄其怀。其 讥议者云:“希世之宝,违时必贱,伟俗之器,无圣则沦。是 以明玉黜于楚岫,章甫穷于越人。”有以祥连珠啓上,上令御 史中丞任遐奏其过恶,付廷尉。上别遣敕祥曰:“我当原卿性 命,令卿万里思愆。卿若能改革,当令卿得还。”乃徙广州。 不得意,终日纵酒,少时卒。

    秀之字道宝,穆之从父兄子也。祖爽,山阴令。父仲道, 余姚令。秀之少孤贫,十岁时与诸儿戏前渚,忽有大蛇来,势 甚猛,莫不颠沛惊呼,秀之独不动,衆并异之。东海何承天雅 相知器,以女妻之。兄钦之爲朱龄石右军参军,随龄石败没, 秀之哀戚不欢宴者十年。

    宋景平二年,除驸马都尉。元嘉中,再爲建康令,政绩有 声。孝武镇襄阳,以爲抚军录事参军、襄阳令。襄阳有六门堰, 良田数千顷,堰久决坏,公私废业。孝武遣秀之修复,雍部由 是大丰。

    后除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加都督。汉川饥馑,秀 之躬自俭约。先是汉川悉以绢爲货,秀之限令用钱,百姓利之。 二十七年,大举北侵,遣辅国将军杨文德、巴西梓潼二郡 太守刘弘宗受秀之节度,震荡汧陇。

    元凶弑逆,秀之即日起兵,求赴襄阳,司空南谯王义宣不 许。事甯,迁益州刺史,折留奉禄二百八十万付梁州镇库,此 外萧然。梁、益丰富,前后刺史莫不大营聚畜,多者致万金。 所携宾僚并都下贫子,出爲郡县,皆以苟得自资。秀之爲政整 肃,远近悦焉。

    南谯王义宣据荆州爲逆,遣徵兵于秀之,秀之斩其使。以 起义功,封康乐县侯,徙丹阳尹。先是秀之从叔穆之爲丹阳, 与子弟听事上宴,听事柱有一穿,穆之谓子弟及秀之,汝等试 以栗遥掷柱,入穿者后必得此郡。唯秀之独入焉,其言遂验。 时赊买百姓物不还钱,秀之以爲非宜,陈之甚切。虽纳其言, 竟不用。

    迁尚书右仆射。时定制令,疑人杀长吏科,议者谓会赦宜 以徙论。秀之以爲“律文虽不显人杀官长之旨,若遇赦但止徙 论,便与悠悠杀人曾无一异。人敬官长比之父母,行害之身虽 遇赦,谓宜长付尚方,穷其天命,家口补兵”从之。

    后爲甯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将征爲左仆射,会卒。 赠司空,諡忠成公。

    秀之野率无风采,而心力坚正。上以其莅官清洁,家无馀 财,赐钱二十万,布三百疋。传封至孙,齐受禅,国除。

    徐羡之字宗文,东海郯人也。祖甯,尚书吏部郎。父祚之, 上虞令。羡之爲桓修抚军中兵参军,与宋武帝同府,深相亲结。 武帝北伐,稍迁太尉左司马,掌留任,副贰刘穆之。

    帝议北伐,朝士多谏,唯羡之默然。或问何独不言,羡之 曰:“今二方已平,拓地万里,唯有小羌未定。公寝食不安, 何可轻豫其议。”

    穆之卒,帝欲用王弘代之。谢晦曰:“休元轻易,不若徐 羡之。”乃以羡之爲丹阳尹,总知留任,甲仗二十人出入,加 尚书仆射。

    义熙十四年,军人朱兴妻周生子道扶,年三岁,先得痫病。 周因其病,发掘地生埋之,爲道扶姑双女所告,周弃市。羡之 议曰:“自然之爱,豺狼犹仁,周之凶忍,宜加显戮。臣以爲 法律之外,尚弘通理,母之即刑,由子明法。爲子之道,焉有 自容之地。愚谓可特申之遐裔。”从之。

    及武帝即位,封南昌县公,位司空、录尚书事、扬州刺史。 羡之起自布衣,又无术学,直以局度,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 咸谓有宰臣之望。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棋,观戏 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傅亮、蔡廓尝言徐公晓万事,安 异同。尝与傅亮、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辩博,羡之风度详整, 时然后言。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言论,不复以学问爲长。” 武帝不豫,加班剑三十人。宫车晏驾,与中书令傅亮、领 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少帝诏羡之、亮率衆 官内月一决狱。

    帝后失德,羡之等将谋废立,而庐陵王义真多过,不任四 海。乃先废义真,然后废帝。时谢晦爲领军,以府舍内屋败应 修理,悉移家人出宅,聚将士于府内。檀道济以先朝旧将,威 服殿省,且有兵衆,召入朝告之谋。既废帝,侍中程道惠劝立 皇子义恭,羡之不许。及文帝即位,改封南平郡公,固让加封。 有司奏车驾依旧临华林园听讼,诏如先二公权讯。

    元嘉二年,羡之与傅亮归政,三奏乃见许。羡之仍逊位, 退还私第。兄子佩之及程道惠、吴兴太守王韶之等,并谓非宜, 敦劝甚苦。复奉诏摄任。

    三年正月,帝以羡之、亮、晦旬月间再肆酖毒,下诏暴其 罪,诛之。尔日,诏召羡之至西明门外,时谢晦弟皭爲黄门郎 正直,报亮云:“殿中有异处分。”亮驰报羡之,羡之乘内人 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竈中自缢而死,年六十三。羡 之初不应召,上遣领军到彦之、右卫将军王华追讨。及死,野 人以告,载尸付廷尉。

    初,羡之年少时,尝有一人来谓曰:“我是汝祖。”羡之 拜。此人曰:“汝有贵相而有大厄,宜以钱二十八文埋宅四角, 可以免灾。过此可位极人臣。”后羡之随亲之县,住在县内。 尝暂出,而贼自后破县,县内人无免者,鸡犬亦尽,唯羡之在 外获全。又随从兄履之爲临海乐安县,尝行经山中,见黑龙长 丈馀,头有角,前两足皆具,无后足,曳尾而行。及拜司空, 守关将入,彗星辰见危南。又当拜时,双鹳集太极殿东鸱尾鸣 唤,竟以凶终。

    羡之兄钦之位秘书监。钦之子佩之轻薄好利,武帝以其姻 戚,累加宠任,爲丹阳尹。景平初,以羡之知权,颇豫政事, 与王韶之、程道惠、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爲党。时谢晦久病 连灸,不堪见客,佩之等疑其托疾有异图,与韶之、道惠同载 诣傅亮,称羡之意,欲令作诏诛之。亮曰:“己等三人同受顾 命,岂可自相残戮。”佩之等乃止。羡之既诛,文帝特宥佩之, 免官而已。其冬佩之谋反事发被诛。

    佩之弟逵之尚武帝长女会稽宣公主,爲彭城、沛二郡太守。 武帝诸子并幼,以逵之姻戚,将大任之,欲先令立功。及讨司 马休之,使统军爲前锋,待克当即授荆州,于阵见害。追赠中 书侍郎。子湛之。

    湛之字孝源,幼孤,爲武帝所爱。常与江夏王义恭寝食不 离帝侧。永初三年,诏以公主一门嫡长,且湛之致节之胤,封 枝江县侯。数岁与弟淳之共车行,牛奔车坏,左右人驰来赴之。 湛之先令取弟,衆咸叹其幼而有识。及长颇涉文义,善自位待, 事祖母及母以孝闻。

    元嘉中,以爲黄门侍郎。祖母年老,辞以朝直不拜。后拜 秘书监。会稽公主身居长嫡,爲文帝所礼,家事大小必谘而后 行。西征谢晦,使公主留止台内,总摄六宫,每有不得意,辄 号哭,上甚惮之。

    初,武帝微时,贫陋过甚,尝自往新洲伐荻,有纳布衣袄 等,皆是敬皇后手自作。武帝既贵,以此衣付公主曰:“后世 若有骄奢不节者,可以此衣示之。”湛之爲大将军彭城王义康 所爱,与刘湛等颇相附。及得罪,事连湛之。文帝大怒,将致 大辟。湛之忧惧无计,以告公主。公主即日入宫,及见文帝, 因号哭下床,不复施臣妾之礼。以锦囊盛武帝纳衣,掷地以示 上曰:“汝家本贱贫,此是我母爲汝父作此纳衣。今日有一顿 饱食,便欲残害我儿子。”上亦号哭,湛之由此得全。

    再迁太子詹事,寻加侍中。湛之善尺牍,音辞流畅;贵戚 豪强,産业甚厚,室宇园池,贵游莫及,伎乐之妙,冠绝一时。 门生千余,皆三吴富人子,姿质端美,衣服鲜丽。每出入行游, 涂巷盈满。泥雨日,悉以后车载之。文帝每嫌其侈纵。时安成 公何勖,无忌之子,临汝公孟灵休,昶之子也,并名奢豪,与 湛之以肴膳器服车马相尚,都下爲之语曰:“安成食,临汝饰。” 湛之美兼何、孟。勖官至侍中,追諡荒公。灵休善弹棋,官至 秘书监。

    湛之后迁丹阳尹,加散骑常侍,以公主忧不拜。过葬,复 授前职。二十二年,范晔等谋反,湛之始与之同,后发其事, 所陈多不尽,爲晔等款辞所连。有司以湛之关豫逆党,事起积 岁,末乃归闻,多有蔽匿,请免官削爵,付廷尉。上不许。湛 之诣阙上疏请罪,以爲“初通其谋,爲诱引之辞,晔等并见怨 咎,规相祸陷。又昔义康南出之始,敕臣入相伴慰,殷懃异意, 颇形言旨。遗臣利刃,期以际会。臣苦相谏譬,深加拒塞,以 爲怨愤所至,不足爲虞,便以关啓,惧成虚妄。非爲纳受,曲 相蔽匿。又令申情范晔,释中间之憾,致怀萧思话,恨婚意未 申。谓此侥幸,亦不宣达。陛下敦惜天伦,彰于四海,蕃禁优 简,亲理咸通。又昔蒙眷顾,不容自绝,音翰信命,时相往来。 或言少意多,旨深文浅,辞色之间,往往难测。臣顾惟心无邪 悖,故不稍以自嫌,慺慺丹实,具如此啓。臣虽驽下,情匪木 石,岂不知丑点难婴,伏剑爲易,而腼然视息,忍此馀生,实 非苟吝微命,假延漏刻。诚以负戾灰灭,贻耻方来,贪及视息, 少自披诉。乞蒙隳放,伏待鈇鑕。”上优诏不许。

    二十四年,服阕,转中书令、太子詹事,出爲南兖州刺史。 善政俱肃,威惠并行。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修整之,南望锺 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 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时有沙门 释惠休善属文,湛之与之甚厚。孝武命使还俗。本姓汤,位至 扬州从事史。

    二十六年,湛之入爲丹阳尹、领太子詹事。二十七年,魏 太武帝至瓜步,湛之与皇太子分守石头。二十八年,鲁爽兄弟 率部曲来奔,爽等轨子也,湛之以爲庙算特所奖纳,不敢苟申 私怨,乞屏田里。不许。

    转尚书仆射,领护军将军。时尚书令何尚之以湛之国戚, 任遇隆重,欲以朝政推之。湛之以令事无不总,又以事归尚之。 互相推委,御史中丞袁淑奏并免官。诏乃使湛之与尚之并受辞 诉。尚之虽爲令,而以朝事悉归湛之。

    初,刘湛伏诛,殷景仁卒,文帝任沈演之、庾仲文、范晔 等,后又有江湛、何瑀之。自晔诛,仲文免,演之、瑀之并卒, 至是江湛爲吏部尚书,与湛之并居权要,世谓之江、徐。上每 疾,湛之辄侍医药。

    二凶巫蛊事发,上欲废劭,赐浚死,而孝武无宠,故累出 外藩,不得停都下。南平王铄、建平王宏并被爱,而铄妃即湛 妹,湛劝上立之,征铄自寿阳入朝。至又失旨,欲立宏,嫌其 非次,议久不决。与湛之议,或连日累夕。每夜,使湛之自执 烛绕壁检行,虑有窃听者。劭入弑之旦,其夕上与湛之屏人语, 至晓犹未灭烛。湛之惊起趣北户,未及开,见害,时年四十四。 孝武即位,追赠司空,諡曰忠烈公。子聿之爲元凶所杀。聿之 子孝嗣。

    孝嗣字始昌。父被害,孝嗣在孕,母年少,欲更行,不愿 有子,自床投地者无算,又以捣衣杵舂其腰,并服堕胎药,胎 更坚。及生,故小字遗奴。

    幼而挺立。八岁袭爵枝江县公,见宋孝武,升阶流涕,迄 于就席。帝甚爱之,尚康乐公主,拜驸马都尉。泰始中,以登 殿不着韎,爲书侍御史蔡准所奏,罚金二两。

    孝嗣姑适东莞刘舍,舍兄藏爲尚书左丞,孝嗣往诣之。藏 退谓舍曰:“徐郎是令仆人,三十余可知,汝宜善自结。”升 明中,爲齐高帝骠骑从事中郎,带南彭城太守,转太尉谘议参 军。齐建元初,累迁长兼侍中。善趋步,闲容止,与太宰褚彦 回相埒。尚书令王俭谓人曰:“徐孝嗣将来必爲宰相。”转御 史中丞。武帝问俭曰:“谁可继卿?”俭曰:“臣东都之日, 其在徐孝嗣乎。”

    出爲吴兴太守,俭赠孝嗣四言诗曰:“方轨叔茂,追清彦 辅,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时人以比蔡子尼之行状也。在郡 有能名。

    王俭亡,上征孝嗣爲五兵尚书。其年,敕撰江左以来仪典, 令谘受孝嗣。明年,迁太子詹事。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 经始此山之南,复爲离宫,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新林苑 也。孝嗣答曰:“绕黄山,款牛首,乃盛汉之事。今江南未广, 愿陛下少更留神。”上乃止。竟陵王子良甚善之。历吏部尚书, 右军将军,领太子左卫率,台阁事多以委之。

    武帝崩,遗诏以爲尚书右仆射。隆昌元年,爲丹阳尹。明 帝谋废郁林,遣左右莫智明以告孝嗣,孝嗣奉旨无所厘替,即 还家草太后令。明帝入殿,孝嗣戎服随后。郁林既死,明帝须 太后令,孝嗣于袖出而奏之,帝大悦。时议悉诛高、武子孙, 孝嗣坚保持之,故得无恙。以废立功,封枝江县侯,甲仗五十 人入殿。转左仆射。明帝即位,进爵爲公,给班剑二十人,加 兵百人。旧拜三公乃临轩,至是,帝特诏与陈显达、王晏并临 轩拜授。时王晏爲令,人情物望不及孝嗣,晏诛,转尚书令。 孝嗣爱好文学,器量弘雅,不以权势自居,故见容明帝之世。

    初在率府,昼卧斋北壁下,梦两童子遽云:“移公床。” 孝嗣惊起,闻壁有声,行数步而壁崩压床。建武四年,即本号 开府仪同三司,让不受。

    时连年魏军动,国用虚乏,孝嗣表立屯田。帝已寝疾,兵 事未已,竟不行。及崩,受遗托,重申开府之命,加中书监。 永元初辅政,自尚书下省出住宫城南宅,不得还家。帝失德, 孝嗣不敢谏;及江祏诛,内怀忧恐,然未尝表色。始安王遥光 反,衆怀惶惑,见孝嗣入宫乃安,然群小用事,不能制也。

    时孝嗣以帝终乱天常,与沈文季俱在南掖门,欲要文季以 门爲应,四五目之,文季辄乱以他语,孝嗣乃止。进位司空, 固让。求解丹阳尹,不许。孝嗣文人,不显同异,名位虽大, 故得未及祸。虎贲中郎将许准有胆力,陈说事机,劝行废立。 孝嗣迟疑,谓必无用干戈理,须少主出游,闭城门,召百僚集 议废之。虽有此怀,终不能决。群小亦稍憎孝嗣,劝帝除之。 其冬,孝嗣入华林省,遣茹法珍赐药,孝嗣容色不异,谓沈昭 略曰:“始安事,吾欲以门应之,贤叔若同,无今日之恨。” 少能饮酒,饮药至斗余方卒,乃下诏言诛之。于时凡被杀者, 皆取其蝉冕,剥其衣服。衆情素敬孝嗣,得无所侵。

    长子演,尚齐武帝女武康公主,位太子中庶子,第三子况, 尚明帝女山阴公主,并拜驸马都尉,俱见杀。

    孝嗣之诛,衆人惧,无敢至者,唯会稽魏温仁奔赴,以私 财营丧事,当时称之。

    初,孝嗣复故封,使故吏吴兴丘叡筮之,当传几世。叡曰: “怨不终尊身。”孝嗣容色甚恶,徐曰:“缘有此虑,故令 卿决之。”

    中兴元年,和帝赠孝嗣太尉。二年,改葬宣德太后,诏增 班剑四十人,加羽葆、鼓吹,諡曰文忠,改封馀干县公。

    子绲,仕梁,位侍中,太常,信武将军,諡顷子。

    绲子君蒨字怀简,幼聪朗好学,尤长丁部书,问无不对。 善弦歌,爲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 佩金翠,曳罗绮,服玩悉以金银。饮酒数升便醉,而闭门尽日 酣歌。每遇欢谑,则饮至斗。有时载伎肆意游行,荆楚山川, 靡不毕践。朋从游好,莫得见之。时襄阳鱼弘亦以豪侈称,于 是府中谣曰:“北路鱼,南路徐。”然其服翫次于弘也。

    君蒨辩于辞令,湘东王尝出军,有人将妇从者 。王曰 : “才愧李陵,未能先诛女子,将非孙武,遂欲驱战妇人。”君蒨 应声曰:“项籍壮士,犹有虞兮之爱,纪信成功,亦资姬人之 力。”君蒨文冠一府,特有轻艳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 竟卒于官。

    傅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晋司隶校尉咸之玄孙也。父瑗 以学业知名,位至安成太守。瑗与郗超善,超常造瑗,见二子 迪及亮。亮年四五岁,超令人解衣使持去,初无吝色。超谓瑗 曰:“卿小儿才名位宦当远踰于兄,然保家终在大者。”迪字 长猷,宋初终五兵尚书,赠太常。

    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辞。义熙中,累迁中书黄门侍郎,直 西省。宋武帝以其久直之勤劳,欲以爲东阳郡。先以语迪,大 喜告亮,亮不答,即驰见武帝,陈不乐出。帝笑曰:“谓卿须 禄耳,能如此,甚协所望也。”以爲太尉从事中郎,掌记室。 宋国初建,除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加中书令。从还寿阳,武 帝有受禅意,而难于发言,乃集朝臣宴饮,从容曰:“桓玄暴 篡,鼎命已移,我首唱大义,兴复皇室,今年时衰暮,欲归老 京师,”群臣唯盛称功德,莫晓此意。亮悟旨,日晚宫门已闭, 叩扉请见曰:“臣暂宜还都。”帝知意,无复他言,直云 : “须几人自送?”亮曰:“须数十人。”于是奉辞。及出,夜见 长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