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梆子老太最新章节!

男人都留辫子那会儿。”梆子老太追忆说“我听人说,他老爷让郑家村人打死了,尸首抬回梆子井,乡党没人去抬埋”

    “请你说得详细点儿。”

    “就是这些了。”

    “他老爷叫啥名字呢?”

    “记不得”

    “请你盖章。”来访者把记录下的文字复述一遍,然后把写得密密麻麻的红格纸页送到梆子老太手里。

    梆子老太看也不看(她不识字),从点心盒子里取出圆形印章,在印泥盒里蘸一蘸,又放在嘴前哈一哈气,庄重地压下去,揭起一看,很好,字迹清晰。似乎只有盖上了这记圆坨儿,那份材料才活像一份材料了。

    “麻烦黄主任。”来访者满意地向她告别,推动自行车,告辞了。

    梆子老太笑着,送客人上路。当她再回到屋里的时候,却看见景荣老五慌慌乱乱在院子里转圈圈,火烧火燎的样子。

    “啥事把你急成这样?”梆子老太忙问。

    “回屋里说。”景荣老五气急败坏地说。

    两人相继走进里屋,坐下了。

    “我说你”景荣老五气恼地抱怨说,口语不畅。

    “我咋咧?”梆子老太也莫名其妙,气咻咻问。

    “你唉!”景荣老五一拍炕边“你说人家老爷的事做啥?”

    “我说谁的老爷的啥事啦?”

    “你说玉民他老爷当土匪的事做啥?”景荣老五终于说出口来。他在后院里破柴,通过后窗,窃听了老婆和来访者的全部谈话内容,眼都要急红了。

    “噢!是这事——”梆子老太倒释然笑了“人家问我嘛!”

    “人家只问到他爷这一辈儿。你把他老爷的事说出来了。”

    “对组织负责嘛!”梆子老太忽然变了腔调“他老爷当土匪是事实嘛!”

    “你见来?”景荣老五一急,抬起杠来。

    “我听人说过。”梆子老太也不示弱。

    “你听谁说?”

    “我”

    变成老两口之间难分难解的争执了。

    “这是组织对组织的事。”梆子老太提高嗓门,郑重地告诫不问政治的落后老汉说“人家跟我来谈的是公事,党里的事,革命的事,你往后就甭管!”

    景荣老五一听老婆以官压人的话,不由得火起,烟锅“哐当”一禅,也提高了嗓门:“共产党讲的是以实为实,哪兴你给人胡说乱道?”

    “我说的哪句话不是实的?”梆子老太声调更高了,像吵架一样“他老爷当过土匪的事,谁不知道?”

    景荣老五软下来了。吵闹起来,把他们老两口的谈话内容张扬出去,结果肯定更糟糕。既然自己在气势上压不住老婆,他就忍气压火,恳切地说:“好我的你哩!你没看世事乱到啥地步了,好人尽遭罪哩!从那俩来人的话里,咱听出来,咱村的胡玉民现时也遭了罪了!人家专门来搜事整人哩,你还说那些几辈子以前的事,不是火上泼油吗?”

    “你这思想,该当批判!公社里开会,革委会主任说,要批判‘老好人’思想!”梆子老太更加得意,嘲笑自家落后脑袋的老汉“你只管劳动挣工分去”

    景荣老五彻底败阵,瞧着老婆子洋洋得意的脸色,厌恶地哼了一声,就掂着烟袋走出门去了。她虽然是梆子并村的头头脑脑,毕竟又是他的婆娘,和他白天在一个锅里搅稀稠,晚上在一个炕上脚打蹬,他不能不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关照她的言行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事,切实关系着他和他们抱养下的已经长得墙高的儿女的声誉想到这些,他把怨气归结到前后几位把她扶到台上的人身上去了。他们走了,却把不尽的忧愁和烦恼留给这个家庭了。

    他独自一人,远远坐到场楞边的榆树下。想到而今混乱的时世,斗人打人的奇事怪事流传不断,塞满了他的耳朵,在这样的时世里,怎敢抛头露面,胡说乱道呢?他的心头愈觉沉重,总有一种祸事迟早要降临的慌恐感觉。这个不明世事的混账婆娘

    梆子老太继续接待来访者。

    前来访问的人络绎不绝。大多数是男人,偶尔也有女人。他们操着叫梆子老太难得听懂的南方或北方的陌生口语,笑着打开公文包,递上盖着红色印记的介绍信,叙说他们所要了解和调查的对象。梆子老太热情待客,倒水,让烟,然后尽其所知,一一回答,再盖上梆子井大队临时权力机构的印记,送客人上路。

    运动在继续,看不出有完结的可能。作为整个“文化大革命”的组成部分,清队,整党,一打三反梆子老太刚刚把一个新的名词说得顺口,一个陌生的新名词又响亮地提出来了。她渐渐摸出一个规律,大凡一个运动兴起,前来梆子井村找她调查了解情况的人就多起来。她掐指一算,六七十户人家的梆子井,在西安以及本省南北各地,以至在新疆、北京或南方什么地方工作的人,他们所在的大工厂或小机关,都派员光顾过这个隐藏的黄土源下,小河岸边的偏僻角落了。

    两位穿着军装的军官走进梆子井来了。

    “黄主任很忙,我们打扰您了。”两位军人异口同声地说,态度和蔼,客气,照例先递上介绍信。

    “没啥没啥!革命工作嘛!”梆子老太已经习惯于这种礼节性的客套,应对也已自如老练了“有什么问题,直说吧!”

    谈话正式开始了。

    “你们村有个叫胡选生的?”

    “有。是普选那年生的。”

    “这个青年在我们部队服役。”

    “噢。”

    “这青年参军两年了,表现不错。”军人热情地赞扬梆子井村长大的人民战士“连里想把他当个苗子培养,我们来考察一下他的社会关系。”

    从众多的来访者口中,梆子老太听多了也听惯了梆子井村在外工作的男女们的不测之事,听多了那些人的不幸,反而习惯于听那些不幸的事,倒不习惯于听这稀有的有幸的事了。既然作为苗子培养,不言而喻的是,入党和提干。梆子老太不知该对这样的人怎么说话了。

    “胡选生家庭是贫农成分。”她说。

    “对。”军人点头说“父母亲在队里表现怎样?”

    “一般。”梆子老太说“不积极也不反动。”

    军人很不放心地问:“没有什么问题吧?”

    “大的问题倒没有。”梆子老太叹口气,表示惋惜地说“他爸他妈的历史复杂”

    “唔——”两位军人相对一看,脸色专注而严肃起来,显然是没有料到的。

    “有人在大字报上揭发,说他爸是个兵痞,卖壮丁,搂一把钱,去了又跑了,回来再卖听说到过广东,云南”

    “干过什么坏事没?”军人吃惊地问。

    “说不清楚。”梆子老太反而平静地说“他妈的事,更说不清了。有人说,他爸卖壮丁跑到河南,躲到一家地主家扛活,没过十天半月,把财东家的小姐拐带跑了”

    “你们调查清楚这个问题了吗?”

    “查不清。”梆子老太说“我们派人到河南,她老家那个地方,修了水库,村庄搬迁了,找不到下落”

    “这怎么办呢?”一位军官摇摇头,犯愁地说“到哪儿去澄清呢?”

    “我们也没办法。”梆子老太说“弄不清,先挂起来”

    两位军人轻轻叹息着,走出梆子老太家的院子。梆子老太照例用干脆响亮的声音送客人上路:“慢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