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人在欧洲最新章节!

人来说,可能是太重了一点,所以才有科尔总理的名言:"后生者无罪",为下一代减轻负担。可是他没有办法防止人去触犯那个禁忌——那个禁忌目标也太大了。

    失业的、失学的、没有家庭温暖的、心里朦胧着反抗冲动的少年和青年,找寻发泄的目标。他怎么样可以轰轰烈烈地干一下,让全世界为他震动?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社会里,是绝对绝对碰不得的,一碰就要天崩地裂?答案太清楚了。在德国,强奸、放火、杀人、抢劫,和任何其他社会一样,都只是一般社会新闻,连乱伦、杀父杀母,都只是犯罪学家和社会学者关怀的小领域。在这个国家,只有一件事能造成轰轰烈烈的效果:那就是杀人,而且必须是杀外国人。

    只要杀的是外国人,肯定上的是第一版头条新闻,而且不只是国内新闻的焦点,也是国际媒体的宠儿:街头巷尾,莫不谈论,举国为之震动。

    牵涉到排外事件的德国人,百分之七十是二十一岁以下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和极左的赤军不同,没有组织的带领也没有政治理念的支持。他们多半来自低收入阶层,失业,失学,酗酒。去年纵火杀人的十九岁青年拉尔斯,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母亲在他九岁那年自杀死亡,他就在扶养中心长大,一向是个问题儿童。五月犯案的是十六岁的克里斯强,没有父亲,母亲常换伴侣。他解释自己恨外国人的动因:母亲从前有个情人,他很喜欢。那个人经营的加油站有次被人抢了,据说是被外国人抢了。克里斯强被警方逮捕时,烂醉如泥,不省人事。

    看德国的排外风潮,必须有这么一个历史焦距:在对纳粹历史进行自我批判的过程中,德国文化形成了一个绝对的禁忌。对禁忌挑战,不管是理性的或盲目的,其实是青少年阶层的特色。九十年代由青少年主导的反外风潮,究竟有多少是属于法西斯理念的推动?有多少是属于青少年对一个庞大禁忌的盲目反抗?还等时间来澄清。不考虑这个禁忌形成的历史背景而遽下断语:日尔曼民族主义复苏、希特勒精神复活、纳粹主义横行德国等等,恐怕都是未经深思的危言耸听之辞。

    值得担心的是,危言耸听造成影响,将原来已经森严的禁忌再加几道锁,而导致更强的反弹。每次事件发生,就有人提议将所有极右党派指定为非法集团,以杜绝影响。真那么做了,无非使地上活动转流地下,更难监督和控制。禁忌不化解而增强,犹如在发炎的肿块上涂辣椒水,恐怕只能诱使青少年更想狠狠咬它一口。

    以"平常心"看待德国的排右暴力?欧美各国尚做不到,德国人自己也做不到。事件发生,德国正派媒体极少自我辩护说,他们英国美国法国种族问题一样严重云云.反倒只是不断地自我鞭策,讨论如何让外国人可拥有双重国籍、如何给予外国人投票权、如何教育下一代更宽容这种"好孩子"的反应举止,也和那个禁忌有关——德国人必须做个世界村里的好孩子,他必须被打不还手,被骂不回嘴,理性而自制。

    任何心理学家都可以告诉你,在这么强大的制约压力之下,那个好孩子不变成问题儿童才怪!事实上,杀人放火的拉尔斯和克里斯强就是九十年代的德国问题儿童。就欧美其他各国来说,德国人的集体罪恶感或许是驴背上一个包袱,压着不让它乱蹦,可是包袱太重,驴要反抗闹病的。

    写到这儿有不舒服的感觉:这么说,日本那头驴子可更理直气壮地不驮它该驮的包袱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