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古玩圈最新章节!

    与王广林子的古玩店毗邻的那家店主,叫隋大力,但他好吹,于是人们改了他的姓,接着就又改了他的名,管他叫“吹大梨”吹大梨是蓝海人一句损人的话。怎奈古玩街的人都很聪明,就稍作改变,叫他“大梨”也算留了一点面子。

    因为大梨最近买傅抱石的画买打了眼,他的古玩店面临倒闭了。古玩行二十年前“傻买傻卖”都赚钱,现如今弄不好就倾家荡产。傅抱石画作的时价是55万一平尺,大梨买的那幅是三平尺,经划价花了150万。影响书画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题材很重要,由于中国画的局限,人物画最难,也就相对稀少。傅抱石的人物画是很有古风的,也是最为著名的,因此,他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的地位才如此之高。

    大梨买的恰恰是一幅傅抱石的人物画,他本想拿到拍卖公司去参加秋拍,结果被鉴定出来是赝品,别说拍卖,就连原价的百分之一也没人要。大梨本来就没多少存项,此次买画是举全家之力,拿出了最后一个存折才把画作买下来,谁知竟打了眼。大梨没辙了,转让古玩店了,连房租都没法交了还干个什么劲儿?再说家里看他也不像干古玩生意的料,硬是不让他干了。

    如此一来,于博彦想开店,机会就来了。于博彦作价买下了大梨店里的东西,还帮大梨还清了所欠的房租,又给他一笔转让费,让大梨眼含热泪,谢个不停。在大梨原来货品的基础上,于博彦又变卖了自己的几个清代瓷瓶,和一幅齐白石的虾,专门购置了一批寿山石,包括十几块品相不错值些钱的鲎箕石。他本想买一块真品田黄石压柜台的,但没有本金了。宁海伦在支援了于博彦一笔钱以后说,你已经为罗伊抖净了自己的口袋吧?值吗?于博彦说,值,既为朋友值,也为寿山石值。他告诉宁海伦:寿山石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有其局限性,量少、开采期短,近几年一些质量良好的石材几乎告罄。作为传统收藏品类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寿山石雅俗共赏,收藏的门槛低,与书画等其他艺术品相比,寿山石更便于收藏保管。他告诉宁海伦,近年来寿山石受到收藏者追捧,每年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0%左右;名家配名石的方章价格更是以百倍上涨。你说,我储备一些寿山石值不值?宁海伦有些憋气,却又说不出话来。

    罗伊果真走马上任了,做了古玩店的当家经理。价格都是于博彦标的,上下浮度也是于博彦对罗伊讲好的,所以,罗伊真干起来的时候,还真没怎么出错。每当于博彦来店里视察的时候——这么说好像于博彦是个领导,没错,他就是以罗伊领导的姿态来视察的,每当他表扬了她以后,她都要抱住他亲吻。宁海伦往这个店跑得最勤,如果碰上这种场面,便活活气死。她暗骂于博彦,你怎么就实受呢?你为什么不拒绝?但于博彦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就是不拒绝。当然,罗伊对他也并没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和举动。

    卖了几天石头,罗伊感觉挺顺利,心中高兴。这时,一位身有残疾的郊区农民捧着家传的一只破了边儿的碗来古玩街讨饭,敲到罗伊店门的时候,罗伊便拿了两块钱出去。谁知她往那只破碗里面投钱时感觉那只要饭碗不同寻常,便把碗也买了下来,给了残疾农民一个饭盒。而残疾农民说:“这样的碗我家里还有一只。”

    罗伊一听这话,立即说:“我跟你去你家看看怎么样?”

    残疾农民连连点头。罗伊便打了车带残疾农民回郊区的家了。一个独身女子只身跟随素不相识的残疾农民跑郊区,这件事换了精神正常的女子是不可想象的。但就因为罗伊精神不正常,她脑子里“害怕”的两个字被暂时屏蔽了。结果,到了这个残疾农民家里还真找到了另一只破碗。但同时,罗伊还看见残疾农民的干打垒围墙上放了一只天蓝色釉带紫红色彩斑的渣斗。她感觉这只渣斗也非同寻常,便也要一起收了。残疾农民一听失声大笑,连连摇头说:“不卖不卖,那是俺的尿罐,臊臭着呢!”

    可罗伊精神偏执,非收不可。最后那残疾农民被缠烦了,让罗伊从村里小卖店买了两只塑料桶,外加一只陶器尿壶,换走了尿罐。然后罗伊带着残疾农民回到古玩街的店里,她又叫来了于博彦,逼着于博彦掏钱。起初于博彦只当罗伊精神不正常,便事事顺遂着,也好对她进行精神疏导和治疗。谁知,他一看见这三样东西,立*前一亮!

    两只破碗于博彦给了残疾农民十五万,一个尿罐给了残疾农民十五万,总共三十万块钱,让伙计把钱打好包,帮残疾农民送到家。残疾农民那个乐呀,说:“我回头在村里帮你们找破东西,肯定还能找到!”

    而残疾农民走了以后,于博彦对罗伊说:“这个尿罐,是金代钧窑天青釉紫斑渣斗;那两个破碗都是真品元青花。”

    于博彦把臊臭的渣斗用一个大塑料袋封装起来,连同两个破碗,一起送到了拍卖公司。结果,渣斗被拍卖公司以十八万收了,两个破碗被拍卖公司以二十万收了。

    天,神经兮兮的罗伊就这样一下子就为店里赚了八万!于博彦感觉这件事只可能发生在罗伊身上。连他自己都做不到。

    这时,一直对罗伊抱有幻想的王广林子找上门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王广林子已经知道罗伊与张先令离婚了,而且知道罗伊精神不太正常,便想捉弄罗伊——罗伊作为一个小女子,现如今已经这样了,你怎么还要捉弄她?这就是王广林子的人品问题了。当然,罗伊精神没出问题的时候,你捉弄她就对吗?也是不对的,不过那时候罗伊的分辨能力还有,也还让人宽心一点。现在你王广林子算怎么回事?他对罗伊说:“伊伊,让我亲一口行吗?”

    罗伊瞪了王广林子一眼说:“不行!我只让家驹一个人亲!”

    王广林子说:“你别犯糊涂,天天亲你的是于博彦,根本不是马家驹!”

    罗伊说:“就是家驹,就是家驹!你滚,别在这捣乱!”

    王广林子摇摇脑袋,说:“伊伊,我早就喜欢你了,现在你开店卖古玩了,我怎么也得支持你一下不是?我手里有一批清代古钱币,我低价卖给你,你一转手就大赚。要不要?”

    罗伊看着王广林子不说话。她不知道该不该要。王广林子又说:“你开这个店占用了于博彦不少钱,于博彦那人非常精明,过后会加倍让你还账。所以,你现在应该赶紧赚些钱还他,免得日后你背债。”

    罗伊似乎动了心思,便问王广林子什么价。王广林子说:“‘乾隆通宝’铜币,批发价每枚一万五,你转手能卖两万;‘光绪通宝’铜币,批发价每枚八千,你转手就能卖一万五。”

    罗伊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就给于博彦打手机,问这件事办不办。

    她这一打手机,王广林子就开始挠头皮,感觉事情不顺利,这小女子并没有完全疯掉。

    而那边于博彦在手机里告诉罗伊:“王广林子是设陷阱蒙你呢!能卖到这个价的钱币一般为金币、银币或雕母,而王广林子的钱币估计就是普通铜币。你打开电脑查一下中国古钱目录,你可以按图对照一下,你会发现,王广林子的那些古钱币恐怕最贵的一枚只值十几元钱,或者只值2元3元。”

    罗伊此时记忆力很好,把于博彦的话原个转告给王广林子了。王广林子那个气啊!妈那x你于博彦合着在背后遥控呐!看老子怎么治罗伊!

    王广林子手里有一尊以两只老货金戒指换来的“大明宣德年制”铭款的“宣德炉”当时他以为捡了大便宜。因为他知道宣德炉的行情,真品绝对价值不菲,感觉自己捡了个漏儿,所以一时自我陶醉。后来他的朋友看了认为靠不住,他也生疑,就托熟人花钱找专家鉴定。结果专家一看就说是赝品新器。

    专家还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了宣德炉的来龙去脉: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其特点:一是在于铜质精密,一斤原铜经炼制后只能得到不足一半的精铜,因而炉体手感异常沉重,有的在浇铸时甚至加入金片。二是在于造型,宣宗皇帝谕示礼部及太常寺礼监诸官,仿照北宋宣和博古图与考古图诸书中所绘铜器,御批后照原样勒令铸成。形有盘口、荷花、海棠、仙桃、菊瓣和方形、鼎形、象形等;耳有狮首、牛首、虬、冲天、出戟等;足有乳足、象足、高足、菊足、榴足等。三是在于绚丽多彩的皮壳,有茶色、藏绿色、猪肝红及棠梨色等。宣德器经打磨光洁、精工染制,数次涂色炙烤,色料沁入炉体,故宝色内涵,珠光外现。

    专家拿出一尊真品让王广林子比较。他审视宣德真炉,与赝品揣摩对照比较,便一下子就明白了。专家又说,明代天启年间,真正的宣德炉已绝少,大概十件“宣炉”九件假。明万历年间,南京的甘文堂与苏州周文甫所造的仿制品,与真宣德炉只差一等,而被人搜购一空。现在地摊上所谓的“宣德炉”几乎十炉十假。

    王广林子捧着“宣德炉”来找罗伊了,他先把专家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说:“于博彦不是总让你查电脑吗?你查查这个,你查实以后,我低价卖给你,保你转手就赚!”

    罗伊说:“既然如此,你留着慢慢卖不就得了,你不想赚钱吗?”

    王广林子笑盈盈地说:“我不是喜欢你吗?这个钱我准备让你赚。”

    罗伊便打开了电脑,查找关于宣德炉的图片和价格。结果一查,一对照,王广林子手里这个宣德炉还真像真的,但与网上的记述有所不同,于是,罗伊说:“真正的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一共5000只,以后就封炉不铸了,都是根据宋代五大名窑所出的香炉样式用风磨铜铸造的,顶上也经常鎏金,但是错金的铜炉价值是普通的好多倍!要是真的宣德炉随便就能上几十万!”

    王广林子大喜过望,以为罗伊真要买了,就说:“既然你这么识货,价格由你定,你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罗伊把王广林子的“宣德炉”摆弄了一阵子,说“从包浆看,真品宣德炉包浆温润,宝气内蕴,长时间不变。而你的宣德炉包浆枯槁,有的象油漆,越看久越难看。从铸工看,真品宣德炉铸工质量平均,精品铸工相当精。你的确铸工不平均,有地方好有地方差,整体看铸工粗糙。从磨损看,真品有自然均匀的磨损,特别是在足底。你的这个根本没有磨损。综上所述,你的宣德炉是个新品,说不定就是最近两年的作品。所以,你让我开价,我只能给你一个工艺品的价格,而且还是看不上眼的粗糙工艺品的价格——五百元,干吗?干就留下,不干你就拿走!”

    王广林子不觉暗骂,这丫头片子还真他妈有一眼!便将“宣德炉”抱在怀里,说:“不卖不卖,这个价连回本儿都回不来!我手里还有些小零碎儿,你去看看,也许能挑几件。”

    罗伊想了想就说:“好,我看看去。”

    她让伙计盯着店里的生意,径自跟着王广林子来到他的店里。王广林子直是色胆包天,而且以为罗伊患了精神分裂症了,便不把她放在眼里,其实他错了。罗伊不仅在过去的几年里受张先令影响不小,而且,于博彦教给她凡事要谨慎、果断,她也了然于胸!

    王广林子取出了摆在柜台里的几粒红蓝宝石,在罗伊面前用聚光电筒一一照示。他自己没发现什么,罗伊却发现一颗有六条玫瑰色的星光宝石,将近三克拉,且是老货。可王广林子没认出来,罗伊当即以3500元买下来了。(后来于博彦估价此宝石值6000元。)

    罗伊看到货架上有一对描金花卉瓷盆,釉色滋润,画工精细,是日本货,标价5000元。罗伊只给4000元。王广林子以为洋瓷不值钱,经还价成交。此盆圈足下落款“九谷”二字,是标准日本官窑瓷器。(后来于博彦评价,这对瓷盆价值何止4位数!)

    王广林子拿出一男用玳瑁骨扇,给罗伊,此物是他早先随便收购的东西,他以为是塑料制成的,以8000元卖给了罗伊,还以为讨了便宜。(后来于博彦见到以后说,在蓝海艺术品春拍时曾有一全玳瑁的折扇,参考价为两万至三万元。而你这个是真的玳瑁,你说应该值多少钱?)

    罗伊在王广林子的店里发现有一外表平淡无奇的金壳袋表,一下子兴奋起来。伸手拾起这表,打开前盖,发现前表盖后面有一香炉形图案,上面赫然刻着“播威”二字。而且机械状态良好,搪瓷表面,戟式老针,一上弦就走。一问价钱,罗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7000元!她立即掏钱付了款,然后急忙将这只袋表装进口袋,激动兮兮地离开王广林子的古玩店。(后来于博彦告诉她,播威是100多年前,瑞士制表大师爱德华?播威于1820年创建的,专门制作行销中国的表。播威表机械精细,表壳装饰华丽,惹人喜爱,风靡中国,成为古玩收藏的佳品。你这个袋表至少值两万!)

    王广林子对此当然不明就里,他只以为他是胜利者。往罗伊的店里跑得就更勤了。有一次还抱住罗伊强行亲嘴,被罗伊狠狠打了一巴掌。王广林子挨了打却并不气恼,他感觉罗伊迟早会落入他手。他知道于博彦根本不会看上罗伊,眼下开店让她干,既是为她治病,也是利用她——于博彦那人多精明啊。于是,没过几天,他又让罗伊去他的店里挑东西。那么,罗伊就没有打眼的时候吗?肯定打眼比捡漏的时候更多,因为罗伊并不是什么都懂!网上有句话,叫“想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说得贴切。

    罗伊在王广林子的店里看到一只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大碗,完整无缺,不免心动。王广林子便给罗伊讲了一则故事,说此碗上个世纪70年代末修建青藏铁路时,在一个古墓里挖到的,还有墓碑云云,是在现场收购的。他拿出同时出土的其他器具加以佐证,并赌咒发誓。罗伊信以为真,最终以3500元购得。王广林子还给罗伊戴高帽子,说,你是张先令熏出来的,又是于博彦高徒,我骗不了你,就贱卖给你!于是罗伊便掏钱买了下来。(后来于博彦告诉她,说这是赝品,现在地摊上最多100元一只,便宜点几十元就可买到。)

    罗伊在王广林子的店里发现一只清代乾隆年间的青花茶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楷书年号款,便眼睛一亮,兴奋不已。起初王广林子要价7000元,经还价降至5000元。王广林子还煞有介事地作痛苦状。(后来于博彦让罗伊拿出同类器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了问题,这只茶壶在阳光下火气太盛,青花款为电脑款,底座有明显作伪痕迹。)

    王广林子见罗伊屡屡上钩,便向她推荐店里的一只乾隆青花梅瓶,说多了不要,三万就行。她刚要拿起,王广林子的伙计便大谈这是典型的乾隆中期纹饰,夸罗伊眼力好。王广林子便趁机咬价不让,和伙计一唱一和。而此时罗伊被伙计捧得晕头转向,生怕王广林子不卖,立即付钱。(后来于博彦告诉她,瓶底四周的磨痕,是用钢针点出来的,又因埋土数日,使其火气顿消,给人以陈旧感。这个梅瓶是赝品,只值一千。)

    罗伊几次上当,并没有引起重视,看中的东西该掏钱依旧掏钱。这就是有精神病与没精神病的区别。按说王广林子既然知道罗伊精神不正常就应该适可而止,不能欺人太甚。怎奈他非要把罗伊弄到手,他要通过和罗伊打交道,慢慢加深感情,最终抱得美人归。当然,该赚钱时丝毫也不客气。因为他认为他赚的不是罗伊的钱,而是于博彦的钱。既然如此还客气什么?

    于博彦曾经嘱咐过罗伊,对古玉轻易不可动心。但于博彦感觉罗伊的精神似乎越来越好,便有意锻炼罗伊,对她就并不阻拦,只是给她讲些道理。于博彦说:“以你现在的水平只怕分辨不出真假玉器的区别。古玉作伪在北宋就有,清代和民国达到鼎盛。古玉作旧的主要方法有:把玉件用火烧烤,使其颜色发白,称为‘伪石灰石’;把活羊腿割开,置入小件玉器,用线缝好,几年后取出,玉上有血色细纹,称为‘羊玉’;将狗杀死,趁狗血未凝,将玉器放入腹中,缝好埋入地下,数年后取出,玉表面产生土花、血斑,称为‘狗玉’;用乌梅水煮质地松软的玉,冒充‘水坑古’;将玉器用铁屑拌之,用热醋浇之,埋土经数月取出,宛如古玉。加工以后,就价格翻上去十几倍、几十倍!”

    罗伊对这话连连点头。一天一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店里推荐一件雕刻精美的高古玉器,还有证书。罗伊首先对老者的外貌产生好感——这其实是古玩圈的大忌,手里的东西是不是真品,要看东西而不是看人。她留下老者说话,还给老者沏了上好普洱。然后她把于博彦叫来了。于博彦感觉老者的古玉是真品,便以五十万成交。回头于博彦把古玉送到了拍卖公司,结果,拍卖公司的专家估价八十万,然后收了下来。于博彦对罗伊很满意。

    几天后,这位老者又持一高古玉器来到罗伊的店里,经罗伊反复查看,认为是真玉,她没通知于博彦就自己作主了,花三十万买了下来。因为上一次赚了钱,所以于博彦就给了罗伊进一步的自主权,结果,她就真做了一次主。她心里很高兴,估计于博彦来了肯定还会夸她。谁知于博彦来了以后发现此玉为“作伪古玉”再查此人身份证是伪造的,老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罗伊等于一赚一赔,整个一个零。于博彦告诉罗伊,以后对高古玉一概不吃进,也一概不送拍。

    谁知几天后王广林子给罗伊拿来一块古玉,说是从北京潘家园用8000元捡的一个漏,愿意加2000卖给罗伊,罗伊忘了于博彦的嘱咐,看着这块玉像真的,便9000元买了下来。恰在这时来了位韩国客商,罗伊转手又以8万元的高价卖给了这位韩国客商。因为考虑钱数并不算多,罗伊也没跟于博彦打招呼。当天,这位韩国客商就坐飞机回国了,回国后找人鉴定这块古玉,谁知鉴定者认为是假货。几天后,这位客商再次来到蓝海,便又来到古玩街罗伊的店里要求退货。罗伊笑盈盈地两手一摊:“捡漏和打眼在古玩行司空见惯,谁让你没有眼力?难道说只许你捡漏占便宜,不许你打眼吃点亏?”

    这位客商被这话气得够呛,便找到蓝海市消协理论。消协的人并不懂古玩,就又拿着古玉找文物局的专家鉴定,结果专家认为此玉确为真品,并且是填补我国历史空白的文物!于是找拍卖公司赞助了28万元,一方面还给韩国商人8万元,另外20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