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今生今世最新章节!

    胡村月令

    陌上桑

    桑樹叫人想起衣食艱難,我小時對它沒有像對竹的愛意,惟因見父親那麼殷

    勤的在培壅,纔知世上的珍重事還有比小小的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

    裏出來,人生纔有份量。

    三國時龐德公在樹上採桑,司馬徽來訪,又劉備小時門前有桑樹團團如車蓋

    ,英雄豪傑的本色原是出在如此份量的人世的。我鄉下的桑樹也這樣高大條暢,

    不像新式栽桑法的切短,拳曲糾結。桑樹初發芽舒葉,金黃嬌嫩,照在太陽光裏

    ,連太陽光都成了是新的。女子提籠採新桑,叫做“小口葉”飼烏毛蠶的。及

    桑葉成蔭時,屋前屋后園裏田裏一片烏油油,蠶已二眠三眠了,則要男人上樹採

    葉,論擔的挑回家。

    惟有雨天簷頭廊下堂前,連樓下到處,都牽起繩索晾桑葉,溼漉漉的我很不

    喜,但雖小孩,亦知道不可怨,只得用扇搧,又幫母親用毛巾把桑葉一張一張揩

    乾。又有時半夜蠶飢,母親叫醒我,命我提燈籠,母子二人開出后門去採桑葉。

    外面月黑風緊,那時我還只六,七歲,也知做人當著大事,不可以害怕。一次蠶

    已三眠,有十幾大匾,家裏葉盡,父親和四哥都不在,我母親急得哭泣,恰好宓

    家山娘舅路過,他一見如此,就大罵外甥,又埋怨姐夫,叫姐姐不要哭泣,像潑

    水救火一樣,他去下沿山採了一擔桑葉來。李白詩、“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我纔知道這樣的寫美人實在有斤量。

    胡村人春花就靠絲茶。正月里來分春牛圖,又便是蠶貓圖,都木版印出,家

    家貼一張在正房間牆壁上。還有綽灶王的人來,到每家灶君菩薩前舞一回,分下

    蠶花供養,得米一碗而去,蠶花是紙剪出纏在像香棒的細竹條上,形狀好像稻花

    ,分黃綠白紅四種,都是極正的正色,我小時非常喜愛,問母親要得幾枝當寶貝。正月里婦女去廟里燒香,也是求的蠶花。

    二月里木鐸道人來沿門挨戶打卦,是穿的清朝冠服,紅纓帽,馬蹄袖袍褂,

    手搖一隻大木鐸,他先口中唸唸有詞,第一句是“官差木鐸”恐怕還是二千年

    前周禮里王官的流傳,聽他說下去都是勸人為善,要勤儉農作之意,我小時只聽

    得懂不多幾句,如“三兄四弟一條心,灶下灰塵變黃金,三兄四弟各條心,堂前

    黃金變灰塵”以及“廿年新婦廿年婆,再過廿年做太婆”之類,我有些不敢近

    攏去,因聽母親說小孩不聽話就讓木鐸道人捉去。他唸完了,懷里取出三片竹筊

    ,形狀像對中剖開的半邊冬筍,拍啦啦擲在門檻內地上,說出卦象,我母親便問

    家門順經不順經?年成可好?蠶花幾分?桑葉貴賤?他一一答了,得米一碗,又

    去到第二家。

    孵蠶子的一天拜蠶花娘娘,在堂前擺一張八仙桌,只設一個座位,點起香燭

    ,供一盞清水,去茶樹上採小小一條鮮茶葉放在盞里,我母親拜過就收起,吹熄

    的紅蠟燭留下來做蠶花燭。孵蠶子是還穿棉襖的時候,由婆婆或母親當頭,尚未

    出嫁的女兒與纔來的新婦各人孵一些在懷中,托托老年人的福氣,年青人的運氣

    喜氣。烏毛蠶孵出了,用鵝毛輕輕把它從蠶種紙下撣下,移在小匾里,飼的桑葉

    剪得很細,每天要掃除蠶沙,每過幾天把蠶分一分,從小匾移到大匾。我母親孵

    一張蠶子,一張蠶子是一兩,分得十大匾,喫起桑葉來像風雨之聲,此時飼蠶是

    從桑蒲里抓起桑葉大捧大捧的舖上去,夜里都要起來兩三遍,桑葉一擔一擔的挑

    進門來都來不及。我幫母親飼蠶,夜里飼蠶我執燭照亮。

    小孩對蠶不可以說是蟲,要說蠶寶寶,亦不可以說蠶爬,要說蠶行。又忌說

    老鼠,老鼠要喫蠶,所以蠶時貓最當令。蠶又最怕被蒼蠅蚊子叮,要掛帳子。還

    有天時不正蠶要殭。還有因放桑葉錢的利錢太重,市面上桑葉價錢驟貴,自家的

    桑葉不夠了,把蠶倒了的。最是誰家把雪白的蠶倒了,順溪水流去,叫人看了驚

    心,我小時因此彷彿曉得了仁者對于萬民的哀痛。

    蠶時鄉下人個個曉得體諒妻子的辛苦,兄弟待姊妹也比平時客氣,不可有粗

    言暴語,亦不可說不順經的話,做一樁大事情要有好心懷,果然也是應該的。蠶

    時是連三餐茶飯都草草,男人都在畈里,女人在樓上養蠶,小孩在大路上玩耍,

    家家的門都虛掩著,也沒有人客來,牆跟路側到處有蠶沙的氣息,春陽瀲灩得像

    有聲音,村子里非常之靜,人們的心思亦變得十分簡潔,繁忙可以亦即是閑靜,

    這理該是通于一切產業的德性。

    及蠶上簇,城里人就來胡村開秤收繭,行家水客即借住在村人家里。他們戴

    的金戒指,用的香皂與雪白的洗臉毛巾,許多外洋碼頭來的新鮮物事兒,婦女們

    見了都有好意。而且也有是從城里來的少年郎,不免要調笑溪邊洗衣洗菜的婦女

    ,但她們對于外客皆有敬重,一敬重就主客的心思都靜了,有調笑的話亦只像溪

    水的陽光淺浪,用不著羞傍人。繭客年年來,我小時卻不聽見說有過羅曼史。

    這時家家開簇拆繭,皎潔如雪色,都是婦女與小孩拆了,由男人挑到繭行去

    賣,繭行在各鄉及三界鎮上都有開著,路上都是挑繭的人,互相問答,評較各家

    的價錢,賣繭得來的是新鑄的銀元,照得人眼里心里明明亮。有價錢不合,亦不

    等錢用的,則自己繅絲再拿到城里去賣,但各家婦女亦多少都要留下一些繭,繅

    絲收藏著,為應急或私房積蓄,總總是人世之事。

    清明

    “正月燈,二月鷂,三月上墳看姣姣”但是燈市臺閣要到嵊縣上虞城里去

    看,我鄉下也不放風箏,且上墳沒有姣姣可看,因為陌上路上相見都是相識的姊

    妹,嫂嫂。但是女子有她的正經,恰像桃花的貞靜,乃真是桃花了。蘇軾初出四

    川到帝京,過漢陽時作詩,有云“文王教化處,游女儼公卿,過之不敢慢,佇立

    整冠纓”紀曉嵐批說稚拙,但我很歡喜,這首詩也寫出了蘇軾自己是個志誠年

    青人。

    上墳做菁餃,我小時就管溪邊地里去覓艾菁。菁餃與上墳用的酒饌,只覺是

    帶有風露與日曬氣的。還有是去領清明豬肉與豆腐,上代太公作下來的,怕子孫

    有窮的上不起墳,專設一筆塋田各房輪值,到我一輩還每口領得一斤豆腐,半斤

    豬肉,不過男孩要上十六歲,女兒則生出就有得領,因為女兒是客,而且雖然出

    嫁了,若清明恰值歸宁在娘家,也仍可以領。若有做官的,他可以多領半斤,也

    是太公見子孫上達歡喜之意。我母親把這些都備弁好了,連同香燭紙錢爆竹,及

    上墳分的燒餅,都把來裝在盒擔里,由四哥挑了,一家人都去上墳,母親是只上

    爺爺娘娘的墳她也去,因為她是新婦,此外她是留在家里看家。

    清明太公的墳是由輪值塋田的一家去上,要用鼓吹,各房都要有人去拜。上

    過太公墳,喫清明飯,各房全家到齊,婦女都穿裙,打扮了去。在倪家山眾家大

    堂前,有四五十桌,小菜自己帶去,飯由輪值塋田的一家備弁,坐攏來都是同一

    個太公的子孫。吃清明飯在傍晚,其時日子已放長,吃了回來,許多人紛紛渡過

    溪橋,我跟著母親,只覺暮色像早晨白茫茫天快要亮時,胡村人還要出去到外面

    打江山。

    上墳要上許多天,各家有遲早,一家祖先的墳都上遍有的也得兩三天。墳有

    的在路邊,有的在山腳下,有的在半山里。上墳去的路上,只見茶葉已不久可採

    ,地里誰家的蠶豆今年種得這樣好法,麥已晾花,桑葉已成蔭,還看得出去年桑

    樹的枝條剪得非常齊整。此地是整個田畈都齊齊整整,日色映溪連山,又照在村

    子里,只見人家的烏瓦白牆益發顯明。做生活有這樣勤謹,所以墳前拜掃人也個

    個都是孝子順孫了。

    我五,六歲時,大嫂還在家,我頂與她要好,聽見誰家上墳我就與別的小孩

    去接燒餅,有時一個,有時一雙,不捨得喫掉,都交給嫂嫂,嫂嫂給我盛在一個

    瓦罐里,擱在灶梁上,吃時我也總要分給嫂嫂。嫂嫂是大人,當然不在乎這種一

    兩文錢一個的小燒餅,但她也當大事替我保管,有時近處上墳她也去接燒餅,要

    幫我積成十五到二十個。嫂嫂去井頭拎水,我跟去,她燒飯時我與她排排坐在燒

    火凳上。可是他們夫妻不和,母親說兩人都不好。他們兩人常時打攏來,我幫嫂

    嫂不得,就一面大哭,一面抓打大哥,但因人小,只打得著他的腿與腰身,大哥

    道、“我難為六弟。”總算不打了,因為大哥也是頂喜歡我的。可是嫂嫂又動了

    氣,當下整整包袱必要回娘家,我牽住她的衣裙不放,叫、“嫂嫂呵,不要去!

    嫂嫂呵,不要去!”嫂嫂只得又坐下來,罵大哥道、“我是難為六叔。”她不走

    了,打水給我洗臉,我還哽咽難言。

    嫂嫂在后屋與堂姊妹們做針線,叫我坐在小竹椅上,拿手中的鞋面布比比我

    的腳寸。比對過了,她一面做,一面唱、“油菜開花黃如金,蘿蔔籽開花白如銀

    ,羅漢豆開花黑良心。”說道、“黑良心就是你大哥。”

    採茶

    我鄉下山地高寒,採茶先從平陽地方採起,自己的採了便幫人家採。亦有穀

    雨之前採的,叫雨前茶,但只是少量為供客之用。胡村人是甚麼都要長成了纔拿

    來派用場,蠶豆必要莢里的豆粒七分飽滿纔摘來吃,黃瓜南瓜茄子纔結下來也不

    作興就摘來嘗時新,像城里人的吃雛雞乳豬當然更沒有。我五哥不知如何想得出

    來,他用二隻酒甕覆住竹筍,那筍在甕里不見天日,彎彎曲曲,長得很大亦仍是

    極嫩的黃芽筍,我母親見了亦不許,說是罪過的,要讓它自然長大,作了肴饌亦

    饒有日月風露。依這來說,今時把未成年人來派政治的用場,當然亦與暴殄天物

    是一樣。何況採茶是有個旺時,前山后山處處山歌,而採雨前茶則單是那冰冷淅

    索就不成風景。

    茶葉旺時,沿江村里來的採茶女,七八人一夥,十幾人一隊,一村一村的採

    進去,多是經過我家門前大路上。她們梳的覆額干絲髮,戴的綠珠粧沿新笠帽,

    身上水紅手帕竹布衫,各人肩背一隻茶籃。她們在胡村一停三,四天,幫茶山多

    的人家採茶葉,村中的年青人平日挑擔打短工積的私蓄,便是用來買胭脂花粉送

    她們。還有買大糕請她們,大糕是二寸見方,五分厚,糯米粉蒸的,薄薄的面上

    用胭脂水印福祿壽禧,映起豬油豆沙餡的褐色,流流動,留出雪白的四邊,方方

    的像玉璽印。這大糕在紹興城里長年有,胡村則只茶時有人蒸來橋頭路亭里賣,

    年青小夥子一籠一籠買去茶山上送給採茶女。他們又給採茶女送午飯,順便秤茶

    葉,背著爹娘,把秤棒放給美貌的,五斤半秤成六斤。茶山上男女調笑,女的依

    仗人多,卻也不肯伏輸。

    白天採來的茶葉都堆在堂前地上,叫青葉子。吃過夜飯在后屋茶灶鑊里炒青

    葉子,採茶女與主家的年青小夥子男女混雜,笑語喧嘩,炒青葉子要猛火,燒的

    松柴都是頭一年下半年就從山上砍來,劈開疊成像牆頭的一堆堆,曬得悉嚓粉燥

    ,胡村的年青人惟有做這樁事頂上心。我小時就幫燒火及搬青葉子,茶灶鑊底已

    燒得透紅,一畚箕青葉子倒下去,滿滿的一鑊,必烈拍啦亂爆,採茶女立在灶前

    就伸手下去炒,要非常快,本來有茶叉的,但是她們不用。她們左右手輪換著炒

    ,茶鑊里就像放鞭炮,水蒸汽直冒,熱得她們只穿貼身一件水紅衫,繫一條長腳

    管柳條褲,粉汗淫淫的,額上的干絲髮都被汗貼住。她們一面炒,一面哄笑說話

    唱小調。等到青葉子淺下去,爆聲也小下去了,就可盛起,是用畚箕覆向鑊里一

    闔,隨手翻轉就盛起,再用棕帚撣兩撣,鑊里不留一粒,這都要手腳快,不然青

    葉子會焦掉老掉。然后夾手又是第二鑊。炒過的青葉子倒在板桌上,男人雙手把

    它來搓揉,揉成緊緊的一團,碧綠的漿水微微出來了,纔又抖散攤在竹匾里,明

    天用幽幽的火炒。

    夜里炒青葉子,主家的老年人都已先睡,由得一班年青人去造反為王。他們

    炒青葉子炒到三更天氣,男女結伴去畈里鄰家的地上偷豆,開出后門,就聽得溪

    里水響,但見好大的月色,一田畝里都是露水湯湯的。他們拔了大捆蠶豆回來,

    連葉連莖,拖進茶灶間里,燈下只見異樣的碧綠青翠,大家摘下豆莢,在茶灶鑊

    里放點水用猛火一煠,撒上一撮鹽花,就撈起倒在板桌上,大家吃了就去睡,因

    為明天還要起早。

    但是也很少聽見戀愛的故事,因為青春自身可以是一種德性,像楊柳發新枝

    時自然不染埃塵。以胡村來說,上下三保大約一百五十份人家,我小時十年之中

    ,聽人說有男女曖昧事情的也不過六七件,其中兩件是五十以上的鰥夫,二件是

    店員,對象皆是中年婦人,尚有四個年青婦人是在上海做娘姨的,到時到節回來

    家鄉,有些引蜂沾蝶,但末出嫁的女兒則沒有過一件。

    沿江來的採茶女是頭年下半年挑私鹽去就約定的。胡村人下半年田稻收割后

    ,身剛力壯的就結隊去餘姚挑私鹽,他們晝伏宵行,循山過嶺,帶著飯包,來回

    兩百里地面,要走六七天,用頂硬的扁擔,鐵鑲頭朵柱,力大的可挑一百六十斤

    至一百九十斤,一個月挑兩次,一次的本錢兩塊銀洋錢變六塊。但也有路上被緝

    私兵攔去,又亦有與緝私兵打起來的,五代時的錢武肅王及元末浙東起兵的方國

    珍,就是這樣挑私鹽出身。胡村人挑私鹽經過下沿江,村村保保有相識的採茶女

    把他們當人客款待,而亦即在此時約定了明年茶時與女伴們再來。

    採頭茶時養二蠶,採二茶時是秧田已經插齊了,畈里被日頭氣所逼,田雞叫

    ,田螺開靨,小孩與燕子一樣成天在外,摘桑椹拾田螺,拔烏篠筍,聽得村中午

    雞啼了,纔沿溪邊循田塍路回家,赤腳穿土布青夾襖,有時身上還穿小棉襖,滿

    面通紅,一股熱曬氣。

    夏始春餘,男人在畈上,女人在樓上養二蠶,大路上及人家門庭都靜靜的,

    惟有新竹上了屋簷,鵓鴣叫。鵓鴣的聲音有時就在近處,聽起來只當它是在前山

    里叫,非常深遠。灶頭間被窗外的桑樹所輝映,漏進來細碎的陽光,鑊灶砧板碗

    櫥飯后都洗過收整好了在那里,板桌上有小孩養在面盆里的田螺。母雞生了蛋亦

    無人拾“各各帶,各各各各各帶!”的叫。而忽然是長長一聲雄雞啼,啼過它

    拍拍翅膀搖搖雞冠,伸直脖子又啼一聲。我小時聽母親說,龍的角本是雄雞的,

    借了去不還,雄雞啼“哥哥哥!”就是叫龍,可是此刻青天白日,人家里這樣靜

    ,天上的龍亦沒有消息。惟后屋茶灶間里有人在做茶葉,即是把炒過搓揉過的青

    葉子再來二度三度焙乾,灶肚里松柴微火,只聽他悠悠的噓一聲,雙手把鏤里的

    茶葉掀一掀,日子好長。

    端午

    小時每年端午,總是我去拔菖蒲。來日本后,新宿御苑的菖蒲花前年大前年

    我都去看過,今天我住在龍雲院,方丈的侄小姐學插花,前天又是先生來教,插

    得一盆菖蒲擺在我房里,起先我還當它是水仙,但我鄉下溪澗邊的菖蒲是一股辛

    辣氣很強烈的,小時我對它很有些敬畏。而且菖蒲的根生在水石里非常堅韌,小

    孩用力不得法,一拔拔斷,人會仰天跌一跤。我找來菖蒲,母親便把來剪成像兩

    股寶劍,用紅紙黏在門上。我四哥是拿了柴刀去斫來黃經草,一大把堆在庭前燎

    煙,也是一股辛辣氣味,除蛇蟲百腳的。又吃雄黃酒,把雄黃放在老酒里,濃濃

    的,各人呷一口,還用指頭蘸了在小孩額上寫個王字。只是我鄉下不像城里人的

    還掛鍾馗,且亦沒有枇杷。惟吃黃魚。

    端午也是出嫁了的女兒歸宁娘家的好日子。秀煜叔叔家的阿黃姊姊出嫁頭年

    ,被接回來娘家過節,不知如何她就變得是人客了,臉上擦的水粉,項間戴的銀

    項圈,見過了父母見四鄰,我母親請她吃茶,她安詳的坐著說話。我走近去望望

    ,她叫我六弟弟,而且站起來,她在家做女兒時是頗為驕橫,和我沒有這樣親熱

    要好的。

    阿黃姊姊帶來的婿家節禮是一付盒擔,此外一擔毛筍。盒擔揭開來,一盒一

    盒是饅頭,黃魚,活雞,都用盤盛著,還有松花糕餅印出梅蘭竹菊或狀元及第,

    又一對桂圓白糖包,及團扇,桃子扇。桂圓白糖包是專敬爹娘的,饅頭糕餅扇子

    分贈四鄰,我分得的是一把桃子扇,扇面是白紙上畫一隻帶有枝葉的大桃子,枝

    葉是綠的,桃子半邊擦的紅色像臙脂滲開來,扇的竹骨是竹肉的本來顏色,沒有

    加工過,這種十文錢一把的扇子我可是很歡喜,只覺節氣真是初夏了。

    白蛇娘娘

    我鄉下不曉得屈原,只知端午節是與白蛇娘娘的事。白蛇為許仙,真是宛轉

    蛾眉馬前死,都只為人世的恩情。她又是個烈性女子。而她盜取官庫,且偷了天

    上的仙草,對白鶴童子及法海和尚都是捨了性命去鬥,這樣叛逆,也依然是個婉

    順的妻子,中國民間的婦道實在華麗深邃。

    長江流域民間故事最偉大的一是梁山伯祝英台,一即是白蛇傳,一代一代有

    幾億人聽講說。以前晉朝時有許旌揚斬蛟,那還是楚民族的,而梁山伯與白蛇傳

    則出在漢文明的平人的天下,白蛇傳里西湖香市之盛,即是庶民的,而許仙亦不

    過是店夥,白蛇娘娘與她隨身的青蛇丫鬟亦不過是眾中女郎。生在這樣的人世,

    即使毫無緣故,亦使人覺得有一種知恩感激,所以白蛇娘娘在眾人中見了許仙,

    她即刻心里對他非常親。她作法下起一陣大雨,同許仙借傘,又借故還傘,要許

    仙第二天到她家去取。她等得許仙來了,獻茶置酒殷勤相待,便自己開口提出婚

    事,中國民間原來只說婚姻是終身大事,還比談戀愛更意思綿密深長,當下是許

    仙惟老實,白蛇娘娘則珍重叮嚀囑咐,而單是這樣,彼女亦已可以不羨瑤池了。

    佛經有“善心誠實男,法喜以為女”梁山伯與許仙就都老實到簡直叫人生

    氣,倒是女的大膽,祝英台不用說,連三笑姻緣里的秋香亦遠比唐伯虎調皮,白

    蛇娘娘與許仙也是白蛇娘娘主動,且凡事會得安排。白蛇娘娘與許仙成親后,便

    一個口稱官人,一個叫她娘子,娘子見了夫家的姊姊姊夫及四鄰便有做新婦的禮。許仙是在姊夫開的藥店里做夥計的,現在娘子便和官人商量要自己開店,這都

    是民間新做人家理該有的志氣與打算,娘子是為此作法盜取了官庫的銀子,中國

    民間的氣概,要打就打江山,要偷就偷官庫,白蛇傳里便也有像水滸傳里阮小七

    在水泊用篙撐漁船在官兵面前唱的歌聲。但是過得幾個月,庫銀事發,遭了官司

    ,許仙雖然不知情,到底被遞解充軍,白蛇娘娘與丫頭青蛇是差役到了家門被遁

    走了。王母要白蛇娘娘來人世,恰如賈老太太給寶玉的一件孔雀裘,吉日良辰纔

    穿得一回,可可兒的就燒了一個洞。

    結果是白蛇娘娘去多方營謀,纔了得官司,許仙回來又夫妻團圓。可是偏又

    來了個法海和尚,這要怪許仙不該去金山寺看香市,法海和尚給他點明了,教許

    仙端午節要白蛇娘娘吃雄黃酒。娘子因是官人相勸,不忍固拒,又想自己也許抵

    擋得住,就接來飲了,勉強又坐得一回,央請官人出玩一回,自己掩上房門,到

    床上就現了原形。許仙偏又急急回家來,青蛇攔阻也不聽,開進房去,只見床欄

    帳頂盤著一條碗口粗細的白蛇,他當場嚇死了。這個法海,實在可惡,人家的事

    與他何干,要來僭越干涉?白蛇娘娘得了人身這件事他最最恨,亦不知他是甚麼

    心思。

    即說白蛇娘娘恢復過來,見許仙嚇死在地,當下大哭,青蛇是個烈性丫鬟,

    她本已氣得臉色發青,恨許仙不曉得體諒主母的苦楚,但見主母如此,也只得上

    前相勸。白蛇娘娘命她守屍,自己去天上盜取了仙草要救丈夫,卻被守仙草的白

    鶴童子追來,牠哈哈大笑,說今天有一頓大麵吃了,鶴是頂會吃蛇的。我小時聽

    梅香哥哥講到這里,這白鶴童子的非人的笑聲使我非常驚駭,又着急白蛇娘娘,

    不知逃得了逃不了,只覺在這樣的情景中白蛇娘娘就像嫂嫂姊姊的是親人,想要

    哭起來叫她。而后來是白蛇娘娘招架不住,一陣急痛產下嬰孩,血光把白鶴童子

    衝退了,是這樣一幕人之出生,對一個超自然的大力的威嚇爭鬥,而且鬥勝了。

    她滿心妻涼,回家救活了許仙,央求他不要再上金山寺了,天上人間但願只

    是這樣的夫妻相守。可是過不得多久,許仙又去見法海,法海把他藏在寺里不放

    回家。這個法海,他是為衛道,而且因他那樣的是道,所以白蛇娘娘是妖了。要

    我做宁可做妖。白蛇娘娘去索夫,便演了水漫金山寺,天兵天將都在法海那一邊

    ,蝦兵蟹將則都幫白蛇娘娘。水漫金山傷害田稻生靈無數,如此白蛇娘娘就犯了

    天條了,又是法海有了理,他像共產黨,思想錯誤的總是人民。但是要做人,像

    陶淵明的飲酒詩“但恨多謬誤”常常會得思想錯誤,也是沒有法子的。

    如此,法海便放許仙回去,教給他一個缽。白蛇娘娘見丈夫回來了,又是妻

    惶,又是歡喜,許仙卻趁她梳頭的時候,把那缽往她頭上一闔,即時就陷進內里

    ,白蛇娘娘一手還握著髮,只叫得一聲“許仙呀!”我小時聽到這里,大哭大怒

    起來,要打梅香哥哥,但是仍聽他講下去,原來許仙並不知道會這樣,當下他亦

    淚流滿面,要扳那缽,可是扳不下來了。一時白蛇娘娘便被收進缽里,變成一條

    小小的白蛇,法海來取去鎮在雷峰塔下。

    白蛇娘娘的兒子中狀元回來祭塔,母子天性,他纔拜下去塔就搖動,再拜,

    白蛇娘娘在塔頭窗口伸出上半身來,叫道、“我要出來報仇!”拜三拜塔就倒的

    ,可是杭州人都恐懼起來,拽住他不讓拜了。所以傳說下來,雷峰塔倒,西湖水

    乾,白蛇娘娘出世,天下要換朝代。

    白蛇娘娘說要報仇,亦並非像西洋那樣的,卻依然是中國豪俠的生平重意氣

    ,恩怨在人世。而那法海和尚則后來天上亦憎惡他的僭越,他逃去躲在蟹殼里,

    至今紹興有一種小蟹,蟹黃結成一個和尚形,名稱便叫和尚蟹,比起白蛇娘娘的

    轟轟烈烈來,他的真是卑劣了。和尚蟹我沒有吃過,可是后來我在杭州讀書時,

    一個星期六下午在白堤上,忽聽得一聲響亮,靜慈寺那邊黃埃衝天,我親眼看見

    雷峰塔坍倒。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