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狐幻最新章节!

    打猎,赶哪门子时髦?瞧!常四爷就算栽到这个上头了

    要知常四爷如今也算得这塞外古城的一位名人儿了。一出京剧七品芝麻官,刹那间使他时来运转。虽未见有哪位因此而回家卖白薯,可他演唐知县这一炮却的的确确打红了。

    您哪!现如今谁不知名丑常四爷呢?

    生、旦、净、末、丑,丑角这行向来是排老末尾儿的。老天保佑常四爷!轮到他这一辈儿,这黄历的页码儿终于倒翻了个儿,丑角这一行也能挑大梁、挂头牌了。又是一出徐九经升官记,常四爷便一跃而为塞外“著名表演艺术家”致使多少英雄豪杰,一时间尽在舞台上黯然失色了。

    得!常四爷抖起来了。

    回想当初,常四爷别说抖了,就连自己的名儿也差点给人忘了。孩子们管他叫“丑儿叔”“丑大爷”;师兄弟管他叫“丑儿哥”“丑兄弟”;老一辈的和有身份的主儿干脆一拖腔儿管他叫“丑儿——啊”;就连他老婆也公然在人前人后不客气地喊他“丑败兴”没办法!谁让自己的爸爸唱丑,爷爷唱丑,爷爷的爷爷还唱丑?戏班子里祖传就是这么个称呼法,没辙!

    可现如今你再这么叫试试

    地位变了,称呼也得跟着变。为了表示尊重,就得从老古董堆儿里把常四爷的名号翻出来:常丑乐!常丑乐?嘿嘿!四爷原来名叫常丑乐!新鲜是新鲜,可要这么没大没小地直着喊又似乎不大对劲儿。后头好像还该再挂点什么?同志?先生?师傅?都仿佛不太合适。好在现如今流行古典式的叫法,按师兄弟排行“四爷”一词便自然而然地挂在“常”字后头了。常四爷?啧啧!叫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古色古香,有谱有派几!

    水涨船高嘛。

    常四爷这称呼一出世,便得到了剧团里的一致首肯。管头戴、管服装、管蟒靠的伙计们,穿把子、打下手、跑龙套的哥儿们,以致拉京胡、打鼓板、文武场面上的弟兄们,似乎仍觉着这么称呼不够过瘾,于是干脆免了“常”字直呼其为“四爷”了。听!这够透着多么近乎?就连过去一贯挂头牌、挑大梁、名震塞北的长靠武生——三师兄梁小楼,也主动为他捧场,不卑不亢地改称他为“四弟”了。至于那位剧团里的灵魂,自己那位专长青衣、擅演花旦、文弄不挡、京昆不乱的师妹尚兰芳,更是抢先改了口,早就甜滋滋地“四哥!四哥!”喊不断声儿了。

    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

    但这一换不要紧,麻烦事儿也似乎跟着多了起来。过去常四爷鼻梁上画惯了豆腐块儿,画惯了小蛤蟆,台上台下让人打惯了哈哈,平时也就总难免露出一副猫腰缩肩、猴头猴脑儿的模样。可现在不行了,按行话说,那叫着该“端”起来了:腰板儿挺得倍儿直,目不斜视,口不常开,举手投足,还真的有点“四爷”的架式。是有点别扭,可不“端”行吗?且不说挂头牌、挑大梁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更重要的是,老婆还在后头盯着呢。稍一露出猴相,回家便是一顿好骂:

    “瞧你那副丑样儿,天生一副丑败兴的命!”

    毋庸讳言,常四爷是有点惧内。要知道,当年常四爷的太太也长得水灵着哪!就是嗓子总找别扭,才落得小姐演成了丫环、公主演成了宫娥。最后多亏了三师兄梁小楼费心说合,才含泪下嫁给常四爷。虽然这几年越来越发福,连宫女丫环也显得太占地方,被迫只好在台上桁着女扮男装当个三班衙役,但对常四爷来说仍然威力不减当年。即使在升格为“四爷”后,依旧对太太处处言听计从。这不,太太一发火,常四爷就赶紧满脸堆满了笑:

    “您哪!这又是怎么啦?”

    “怎么啦?问问自个儿!让你绷着绷着,你可好,今儿个又嬉皮笑脸向人家讨烟头儿抽!”

    “嘿嘿!这不,这不”

    “这不什么?!这不是我怕你得了癌症吗?好心没好报,好

    你个没良心的丑败兴啊!”“别、别、您别哭!我保证一盒烟抽五天还不行吗?”

    “五天就委屈你啦?瞧瞧人家三哥梁小楼,烟酒不沾,多会儿也能绷在那点儿上,哪朝哪代都是个人物儿!就是如今不挂头牌了,有谁又敢小瞧人家半毫分呢?”

    “那是,那是”

    得!既然太太钦定了师兄为自己的样板儿,那可真得下点功夫瞅着点儿了。可怎么个学啊?师兄梁小楼虽然四十早出头了,但人家可是天生的“胎里帅”!无论是个啊、条啊、脸啊、面啊,都帅得那么那么潇洒,帅得那么正派,帅得那么恰到好处,帅得那么让人心服口服!直到现如今,女观众的座儿还得赁人家叫呢!就连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娘儿们,也似乎不甘落后。前一个多月,一个年轻的女者外看了梁三哥的长坂坡之后,不但亲自送上台一个大花篮儿,还猛地搂住他的脖子往腮帮子上啄了几口,愣把赵子龙的小白脸上涂满了口红,真让人瞅着眼馋。而自己呢?且不说这副长相就先天不足,就是学人家绷到那“点”子上也难啊!

    要知道,戏班子里混饭吃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是这么回事儿!尤其是常四爷所在这个老剧团,那就显得不容易了。遥想当年,乾隆爷为戍边子弟在塞外修筑这座古城时,就是以老北京为模子的。老北京有的乐子,这儿能少了吗?于是继遛马、架鹰、玩鸟、斗蛐蛐儿,随后在老佛爷临朝时又引来了这京戏班子。转眼间就是百八十年,父业子继,师徒相;,晃晃悠悠,忽兴忽败,这戏班子竟存了下来,头好些年,甚:还混着当了一阵子塞外的小样板儿团呢!据说是从唱国际歌以来的独一份儿。板儿饭、板儿服、板儿待遇,好他妈的热闹了一阵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