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重生之武林新史最新章节!

有些出乎丘平的意料之外,治安好,环境佳,人多城大是不必说的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人好象十分富足,便是平民百姓也是衣着讲究,面色滋润,真正的丰衣足食。

    还有,这里好象除了机械便什么也不缺,至少,丘平还没有发现什么除了机械文明外的任何自己知道的东西是这里没有的。

    不可能的,这里是南宋,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怎么会有这样的世景象?丘平想起年幼的时候,自己就曾经清晰的感觉到了这个时代并非乱世。

    怎么会这样?丘平努力的回忆南宋的历史,错不了的,那天在姑苏太白楼上也听人说到了,中原地区确实已经沦陷,现在的王朝只是守着半壁山河苟延残喘而已!

    不对!丘平第一次认真地去思考历史问题。

    苟延残喘只是历史书上说的,事实上,南宋在此后仍然有百多年的气数,书上说南宋守着这半壁山河便再也没有力量问鼎中原。事实上,自己无论是在衡州,姑苏,还是在压镖的路途中都很少看到乞丐和饥民。武奎他们不能算,他们是被逼离开的家园,并非是普遍现象。

    那也就是说,南宋的国力实际上是很强的!如果说南方人打仗不如北方人,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绍兴八年,那个人应该还在吧!如果历史书中的事情都是真的,那么那个人就是唯一能改变南宋命运的人!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要不要做点什么呢?

    “上好的瓷器啊!不买也来看看啊!”一阵叫卖声打断了丘平的思路。

    呵呵,瓷器,宋朝缺什么自己还没想到,但是什么最值钱自己却是清清楚楚。钧,哥,官,汝,定。五大名窑的每一件传世之作在自己那个时代都是价过千百万的奇珍。所谓家有黄金千两,不如钧瓷一片!瓷器在宋朝发展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无论是密度,色彩等工艺都几乎是无法仿制的。

    等等!为什么在宋代瓷器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丘平隐约有所悟,自己在临安闲逛,这里什么精致的商品都有,惟独一种重要的东西没有看到精品!

    丘平轻轻抚弄颈上玉牌“君子无故而玉不离身啊!”那些玉器店中之所售,一眼即知非赝既劣。

    是了,汉朝之时,和田白玉就已经成了皇家的专用,没有理由在宋朝反而轻玉而重瓷的。

    丘平思路越来越清晰,宋朝之时,由于版图所限只能采到色彩,硬度,润度等都不及和田玉的岫玉,岫玉自然配不上皇室的高贵尊严,于是宋皇室以瓷代玉。钧瓷唐朝即有,是瓷器中的极品,唐皇就曾有言“钧不随葬。”所以使用钧瓷却也不至损了皇室的威严。

    于是想当然的,宋皇室自然要追求所用物品的精益求精。所以,钧瓷虽然产于唐却盛于宋。宋在没有办法采到精美的玉中极品的情况下创造了华夏最美的瓷器时代,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丘平接着又想到,现在中华还没有翡翠,和田玉才是国人心目中的玉之王者,自己却很清楚这种玉的产地,岂不是等于掌握了一个大宝藏!

    还有,雕玉之所在自己也很清楚,那就是刚去过的姑苏啊!这样的话,如果做这一行自己岂不是熟门熟路!

    还有,那翡翠的产地自己也大概能说出个一二,只是不知道那个地方现在叫什么名字。原来自己就是一张藏宝图啊!

    丘平越想越高兴,思路也越来越广。北美大陆,现在那河床上只怕还是一块块无人理睬的天然黄金吧。呵呵!南非,天然钻石随手可拾,不过现在的国人不喜欢通透的宝石,认为那没有内涵,没有底蕴。呵呵!

    等到自己赚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做自己的全国连锁钱庄计划了。宋朝即富,那么资金融通必不可少,自己的所为利国利民啊!

    他想到高兴处不由自主笑出声来,引得行人侧目。

    丘平清醒过来,自嘲地笑了笑。北美和南非不现实,但是和田玉和翡翠却是绝对的财富。但是这两处也是山高路远,和田是首选,但是须得先做些准备。

    丘平心中电转,自己身上只有千两银票,此去和田山高水远,路上就不知道要花费几许,到得地头又须请人采料,然后又要千里迢迢的运回,还得请玉雕名家雕琢,这些可都是要花成本的。

    不管了,须得先去一趟和田,现在的情况自己并不清楚,不弄清楚情况怎么都没办法入手,再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昆仑山脉号称万山之祖,武林六大派之一的昆仑派就以此山为名,自己左右无事,也算是一趟修行之旅吧!

    打定主意,便去临安马市先把马卖了,丘平想,既然把这趟寻宝之旅当作修炼之行,那便不能骑马,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到和田。

    卖掉马后,丘平便窝进客栈琢磨着要写一份战歌剑谱送给东方素雅,答应女孩子的事可不能忘了!还有,此去西域非短日可回,家中也须写信禀明,免得父母担心!

    数日后,东方世家。东方素雅打开牛皮纸封。

    “啊!”清越的字体印入眼帘“战歌”下落款李丘平,在李丘平名字下方划了一条横线,旁边又另有一条横线,不过横线上面是空的。

    东方素雅心中激荡,那是留给自己的啊!他果然说到做到。

    东方素雅叫道“小菱快研墨来。”顿一顿又叫道:“不用了,我自己来。”于是亲自研好磨,取过紫狼毫,在“李丘平”旁边书上东方素雅四个字。

    “他有很多事要做吗?为什么不亲自来呢?”东方素雅持笔神游,若痴若呆。

    卷一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