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邓国平文集最新章节!

    古今中外,描写女子的凄惨、悲剧的作品很多,却很难找能与红楼梦中大观园女儿们结局的凄美与悲哀媲美的作品。或“奸谗抄检大观园”“树到猢狲散”一个风光极盛一时的封建大家族的命运尚且可以转瞬即逝,那么普通人家的命运更是不堪一击了。那种封建皇权决定一切家庭悲喜剧命运,一切完全掌握在上层建筑者的喜怒哀乐之中的社会怎么长久治安?贾家的命运不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吗?既然那个时代是那样,做为那个时代中的一个中小层女子的命运当然也逃脱不了必然的厄运。

    幼年的英莲,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百般疼爱。英莲本身也长得俊俏标志,十分可爱。按常理看,一个漂亮可爱、生活在殷实家庭的独生女儿,她的命运应该是和谐而美满的。但是,好景不长。英莲长到五岁时,她家里的佣人霍起在元宵节带她去逛节时,佣人只与她分开一会儿,英莲就被人骗走了。英莲被骗走,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被破坏了。从此英莲的命运也开始转变,从一个富家小姐,转眼就成了一个被饲养等待长大待价而估的女仆。这是传统的旧中国人口买卖制度下,女孩命运的一种无法逃脱的归宿。在传统的封建旧中国,等级分明。有钱有势的人家,可以衣食住行享受着仆人的侍奉,有钱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就衍生了人口制度。尤其对幼小女孩的买卖成了社会的一种风气。一些人贩子,往往就寻觅一些有几分姿色的小女孩,当然这种寻觅自然离不开一些拐买的手段,他们把小女孩从一个地方拐买到别处,先养大几年,同时按他们的要求进行培养训练,待价而估从中牟取利益。所以但凡热闹时节,小女孩稍有与大人走失,人贩子就会钻了空隙把人带走。英莲就是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的牺牲品。

    当然人口买卖也具有随机性,至于长大后的英莲最后“花落谁家”这不是英莲自己所能决定的。在这里,命运又跟英莲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英莲长到十二三岁时,姿色不凡,被公子冯渊一眼看中了。这冯渊原来偏爱男风,却对英莲一见钟情。可见英莲在冯渊心中的分量之重,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英莲被这个对她有情有意的男人买去做妾,说不定能做一对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偏偏贪财的拐子第二天又把英莲卖给了薛家,意图卷走两家的银子逃走他乡。结果拐子被拿住,两家都要人。结局是薛蟠仗着有钱有势,将冯渊打了个落花流水,抬回家后就一命呜呼了。在这里,权势的力量是何其猖狂,为争一女子,造成了命案,而肇事者却逍遥自在。对于官宦世家,视人命如草芥的薛蟠成了英莲的买主,也就拉开了英莲悲剧命运的序幕。

    如果说英莲幼年被拐是封建人口买卖制度下的牺牲品,那么英莲与冯渊失之交臂,转眼成了薛蟠的侍妾,这时英莲就成了封建权势下的牺牲品。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他们的命运沉浮非自己所能把握的,他们像一支小船,飘荡在封建社会的风浪里,任何一缕强风,一个大浪就可以改写他们的人生。虽然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他们那种与身俱来的内秀却无时不闪耀在大家的身边,那种娇艳的光泽被污秽,那种美丽被亵渎,常常让身边的男性也为之叹惋!这在英莲身上就得到了体现。英莲跟随薛蟠,改名为香菱,来到大观园。凤姐说她“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不上她呢”周瑞家的也说香菱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的蓉大奶奶的品味。就连一向不知胭脂粉的贾琏也为香菱打抱不平“那薛大傻子真玷污了他,”在旁观者眼里,香菱是那么的优秀,薛蟠的为人则为大家所不齿,认为香菱嫁给薛蟠是一种悲哀。但是,香菱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旁观者为香菱的不幸婚姻唏嘘不已时,香菱却早已深深陷入了对封建婚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认同与认命中。在这里,那种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已经进入了女性骨髓里,这种意识将支配着香菱这种女性以宽大的胸怀去接纳与渴望薛蟠的感情。尽管薛蟠之流是风流污秽的,这更反衬悲剧之深。这种极限悲剧就是香菱很难意识到嫁给薛蟠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客观上讲,香菱是一位非常纯洁的女性,纯洁得没有半点心机,纯洁得内心充满着诗意的追求。这种纯洁在我们充满诗意地欣赏的同时,往往也为她捏一把汗,为她的命运必然走向悲剧而叹惋。为她的纯洁被毁灭而痛心不已。至于香菱的单纯,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品读:

    香菱把自己的感情毫无保留地给了薛蟠,薛蟠是香菱生命中唯一的一个男人。薛蟠在外沾花惹草,调戏柳湘莲遭了痛打,香菱哭得眼睛都肿了。在做对联时,香菱以“夫妻蕙”对“姐妹花”甚至为薛蟠迎娶夏金桂而操心等等,都是因为香菱心里有着对丈夫深切的感情,而后来香菱抑郁而终,正是她感觉到对丈夫的感情随风而逝了。她的感情支柱崩溃了。也预示着香菱的生命由忧郁走向终结。

    在薛蟠外出做生意后,香菱与宝钗为伴,入住大观园,香菱学诗的痴情与执着,是她纯洁的另一个方面。古代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应该做些“女红针织”之类的事。做为婚嫁后的香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学习,这才是实实在在女子学的东西,何况她的丈夫薛蟠并不让她省心,她应该忧郁,烦恼,操心,哪有闲情逸致去学诗?而香菱却恰恰相反,竟然开始迷恋起诗来。并且达到了一种痴狂的地步,这正是香菱一尘不染,心灵纯洁无暇的写照,同时,也是她追求积极,乐观向上的体现。在整个学诗的过程中,她显得可爱而执着,常常让人感动,在这里,她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香菱学诗,开始就被宝钗泼了一盆冷水,但她未气馁。求师心切的她找到才华横溢的黛玉,从此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诸事不顾,连宝钗催她睡觉也不去。

    从读诗到思诗写诗,香菱开始了艰难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