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卤煮研究生院最新章节!

    春天,是一个关于背叛的季节。

    当厚厚的积雪上突兀着孤零零的枯枝时,秋日里曾经的金黄虽然已经繁华落尽,但却格外值得留恋;可渐渐酥软的枝头第一次拱出鲜嫩的新芽时,去年的一切,便连成为记忆的资格也被连根拔起了。

    而人,是个耐不得寂寞的群体,他们没有坚守孤独的无欲则刚,却宁愿为了从头来过而把曾经的种种弃之荒草。所以,贞节必将成为笑柄,而黄昏恋却意味着“文明”正因如此,他们没有资格被铸成永恒,只配在周而复始中化作乌有。

    但春天却显得那样美丽,就如同斑斓的毒蛇,刚刚经历过严寒,哪怕是最隐约的暖意也弥足珍贵。随着东风的脚步,焦渴的红男绿女开始忘乎所以,一切束缚都显得多余,似乎任何清规戒律全不能阻挡那崭新的脉动。于是,俗谚警告着人们:春捂秋冻。

    三月下旬的一天,枕流又如约来到那座往来无白丁的写字楼门前,和去年秋风乍起时一样,易欣今天不加班。虽然室外温度尚不足以让更多白领丽人秀出婀娜的身姿,但徐枕流还是感到一阵燥热,他已经没有流连金风的情致,而是径直走进恒温的大厅中,不管严寒酷暑,这里倒是岿然不动。

    下班时分,大堂西侧传出一串串清脆的叮咚声,那边的走廊里埋伏着十余部通往不同人生命运的电梯。没过多久,熟悉的脚步响起,女孩儿迟到了五分钟,这在两个人的约会中并不常见。很快,枕流便在易欣身后找到了答案,是那位总是一脸堆笑的梁湃,他今天似乎心情不错,头上的琴弦愉快地跳动出油汪汪的旋律。

    “哎呀,好久不见,”梁总身上已经找不到任何国有企业那种等级化的冷漠,他大踏步奔向枕流,像对待贵宾一样紧紧握住男孩儿尚未来得及抬起的右手:“怎么样啊?”

    “挺好挺好,”徐枕流看了一眼正示意他赶快抽身的易欣:“托您的福。”

    但这位对业务几乎一窍不通的常务副董事长却不愿意轻易失去任何能够表现他外事才能的机会,一面自问自答地与枕流交流,一面不忘和身边行色匆匆的同仁们打着招呼:“走啊,回见,不好意思,我们这儿谈点事儿,”直到旁边的易欣提出要去即将人满为患的地下车库杀出一条血路时,他才顿悟般的大笑起来:“好,好,就不耽误你们小两口儿了,哈哈”最后,不忘朝枕流艰难地挤了挤那对已经快被横肉活埋的眼睛:“可得照顾好我们欣欣啊。”

    男孩儿真想对他说:“要么先紧着您用?”

    近一段时间以来,易欣似乎始终情绪不高,尽管新项目开发的事情一路高歌猛进、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可她却显得有些沉闷,完全没有任何春风得意的模样。今天,偏巧春困秋乏的枕流也提不起兴致,并肩坐在车上的两人几乎一路无话;偶尔,只是断断续续地交流些街头巷尾的杂谈。

    “到我那儿坐会儿吧,”易欣的决定总是在开始执行之后才象征性地征求男孩儿的意见,当被摇晃得昏昏欲睡的枕流朝窗外望去时,车子已经稳稳驶进女孩儿家的小区大门。

    熟悉地产业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北京第一批比较上档次的商品楼盘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之前开发的那些项目充其量属于温饱水平,从生活审美的层面上讲则皆不足观。当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开始购置自己的“别院”时,地产商们大发横财的春天才开始到来,伴随着亚运风潮而日渐繁华的北三环首当其中,成为暴发户们最早聚居的地区,易欣家就坐落在这里。

    其实,尽管弃文经商,但易姑娘那书生气十足的爸爸只能勉强够得上“款界”的下限,根本没有能力跻身富人区;但他供职的那家具有极深官僚资本背景的企业集团在早期地产业内着实风云过一把,当然不会亏待像易总这样的“金风未动蝉先觉”于是乎,便兵不血刃地“大厨不偷、五谷不收”了。

    事实上,在今天看来,这一带已经割据殆尽的小区早就算不上京城中最打眼的高楼华屋,与那帮金砖玉瓦尚嫌不足的后来者相比,淘到第一桶金的老前辈们已成昨日黄花。但是,正如黄金地段不可再生的稀缺性一样,先行者们那些独特的历史记忆,反而投射出某种特殊的厚重感。

    “你喝热巧克力么?”宽大的客厅里传出咖啡机的吱吱作响,据说,这种新型号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相关产品。

    “都行,”枕流站在落地窗前凝望着楼下郁郁葱葱的花坛,这里的园艺师傅们并没有像新兴楼盘里的卫戍人员那样,穿着胡桃夹子般可笑的制服,反倒在随性中显出一种专业感。

    “看什么呢?”易欣靠在小胖子宽厚的胸前,她趿拉着尚未换下的毛绒拖鞋,平日里盘起的长发无拘无束地散落开来。

    “你最近还老往开发区那边跑么?”枕流没有回答她的提问,而是捧起在桌角升腾着炼乳浓香的热饮,顺势坐进那张松软的美式沙发里,他喜欢这种被拥抱的感觉。

    “当然得去了,”易欣挨着枕流坐下,浅藕荷色睡袍下慢慢勾勒出那双长腿匀称的轮廓:“累着呢,”她枕在蓬松的靠垫上:“哎,你们班那个叫艾枚的女生,是不是心特高啊?”

    “谁?”有点儿走神的徐枕流一时没跟上这个脑筋急转弯。

    “往开发区跑的时候,不是老得带好多设备过去么,我一个人又搬不动,”易欣摆弄着被发卡压弯的头发,在她的言谈中,一切话题似乎都是从“我”发展开来的:“后来李彬就推荐杜晓钟过来帮忙,说他好像挺想多挣点儿钱的。”通常情况下,只要不涉及商业秘密,外资企业一般都对员工兼职表现出相对宽容的态度,而不会满脑子阶级斗争新动向,总担心赫鲁晓夫就睡在自己床上。

    “哦,他那边收入不好么?”

    “嗨,客服就是挣点儿辛苦钱,”在报酬问题上,中国人表现出了少有的透明意识,从“理论”上来讲,你都能根据工资等级计算出国家主席一年可以有多少进账;但老外却没这么民主,即便是桌对桌朝夕相处的同事,也很难确知别人的收入细目:“你想啊,跟我折腾一个周末才不到两百块钱补助,他要是宽裕的话,能希罕干这个么?”看来,易欣这位高层白领还挺关心人民疾苦的。

    “你还不想办法多给人家点儿?”枕流手中的热巧克力开始见底儿了,味道也越来越浓腻。

    “我现在说了也不算啊,”女孩儿把肩头披着的丝巾搭到一旁的椅背上:“再等等看吧。”

    “那你就让他提供点儿‘额外’服务,”枕流潮热的大手探进女孩儿裙下,绕过她的眼睛、吻向光洁的后颈:“以工代赈嘛。”

    “行,然后你去勾引艾枚,”易欣的耳畔透出一阵悠扬的清香,像庭妃薰衣草,毫不张扬的淡雅:“再把钱挣回来,”肩头细带悄然滑下,伴随着愈发沙哑的呼吸,渐渐裸露出那套极具杀伤力的连体内衣,刺眼的黑红相间,也就是孔子说“不以为亵服”的那种颜色;显然,这是刚才去换睡袍时做的手脚:“多费事啊,你还不如直接找我要呢”

    在这样一个**泛滥的时代,保守反倒成了种个性。尽管一向富于主见,但易欣也很难逆历史潮流而动;坚持变成了固执,并终将沦为疯狂的战利品,历史学家们把它叫做规律。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人们只能匍匐在宿命脚下而无所作为,真正聪明的水手从不畏惧滔天巨浪,反而会巧妙地利用那飘忽不定的风向来把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从小学时代起,易欣就知道枕流不是盏省油的灯,魔鬼脸庞天使身材的活宝却比大众情人们更加不乏红颜知己,这你上哪儿说理去?既然摊上了,咱也只好将计就计,易姑娘从来就不是知难而退的和事佬,随着年龄的增张,她必须学会在理智与漏*点之间那根千钧一发的钢丝上如履薄冰,按照易欣自己的说法:“这种事情,就像数学中的‘极限’,只能不断接近,否则也就没意思了。”还是莱辛总结得好:“美是**前的一瞬间。”

    不知何故,今天的易欣显得有点儿沉闷,好像总处在半走神的状态中,肢体语言也带着些做作,但尺度却很宽,似乎尤胜以往。

    当漏*点的烈焰渐渐褪去,空气中那团温热却氤氲开来;美感与快感,就像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参商永隔一样,只有你唱罢时我才会登场。徐枕流倚靠进沙发里,尽管被定格在张力极限的那个姿势的确有些别扭,但他却懒得挪动,天旋地转中,男孩儿似乎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某个夜晚。

    如今已经被弃置如蔽履的那间有些阴冷的地下室,曾经是两个孩子童年时代的乐土。当难不倒他们的功课被三下五除二地搞定后,窄小的斗室便会欢腾出连绵不绝的清脆乐章,莫明其妙的追跑嬉戏、今天看来已经粗糙得近乎可笑的早期电视剧,都足以满足少年人无穷的好奇与精力。那时的枕流可不像现在这副熊样,呆呆地躺到女孩儿身边一动不动,只有悠长而平静的呼吸才勉强把他留在有机界中;与很多早就厌倦了众星捧月却孤家寡人的独生子女一样,当年的徐枕流同学,总嫌呆在易欣家的时间太短,抱怨那不解风情的日头为什么总会羞答答地垂向回家的路上。

    常年从事编辑工作的易妈妈曾以她独特的新闻嗅觉断定,别看枕流外表似乎很活泼,实际上却有着小姑娘式的内敛,他不会像别的男孩儿一样,用满地撒泼打滚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确,直到长大后的今天,枕流都不是那种不顾一切般追求私利的“大丈夫”当年的他,不论多么留恋可以被易欣随意呵斥、支使的时光,都不会选择哭闹作为赖着不走的护身符,枕流常常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可以把自己留在这片快乐的所在。当然,小概率事件也难免会偶尔发生,如果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能够经久不息的话,事情便有了转机。而这种必然中的偶然,反过来,更会让正处在世界观形成阶段的男孩儿坚信超自然念力的真实不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人类可以完全认识和把握规律以前,宗教的繁荣是种绝对和必然,如果没有适宜的主流意识形态可供依傍,人们便会不自觉地去寻找替代品,比如邪教。当你拒绝打开那扇始终紧闭的大门、又没有像样的理由时,就不能简单粗暴地谴责翻墙而入的不法行为,想要除去院子中屡禁不止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那里种满鲜花。

    有那么一次,日理万机的老天爷终于被枕流几年如一日的虔诚所打动,他创造性地为男孩儿的愿望提供了免费升级,不仅有劳雷公电母外加雨娘娘一个劲儿地招呼,还让因刚刚荣升编辑部主任而心情不错的易妈妈主动致电徐奶奶,盛情力邀枕流借宿一晚,也好顺便品尝她新近研制成功的俄式罐闷牛肉。当推辞不过的电话那头终于传来王院长首肯的喜讯时,枕流几乎看到了正在云间眨眼的上帝,认识袁莱之后,他才知道,精神医学界把这种特异功能称作幻视,常见于已经无可救药的分裂症患者身上。

    与那位好客的母亲不同,自始至终,易欣对徐枕流的去留似乎表现得有些默然,至少也是不置可否;然而,当枕流强忍着喜悦而尽量耐心地聆听奶奶那分条缕析的万般叮咛时,他分明看到了女孩儿脸上稍纵即逝却发自肝胆的笑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歪脖儿树之所以能全身而退,就是因为你砍了它也没用;当然,自从人类文明走到损人不利己这个阶段以后,很多明哲保身的定律便不再奏效了。整个晚上,可怜的徐枕流都被迫绘声绘色地为边吃零食边听音乐的易欣朗诵那些无聊至极又千篇一律的童话故事,生就的好嗓子和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就这样被暴殄天物着;从“很久很久以前”到“突然有一天”再到“终于”弄得男孩儿欲哭无泪。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那以后,枕流只需随手一翻,便可**不离十地判断出一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