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烟雨小说网 www.yyxsw.org,最快更新心灵史最新章节!

    第06章董志塬

    同治年间的大西北,是真正的乱世。一些人反叛了,攻打着一些村堡。自卫的由于拿着武器,事实上已经加入了造反。暴乱时伏时起,战争维持在一种巨大的混乱和停滞局面上,并不是总在打仗。人们都拿着刀枪,蹲在堡子上。

    这样,包括汉民在内,整个西北都进入了这种自卫与攻杀相依存的乱局。犹豫的人丧失了继续自己顺民形象的环境;思考的人在混乱中不能再瞻前顾后;凡有势力的人都已变成了一种民军首领。很难辨清这种民军是造反的义军,还是寻找官府的民团。

    政府军忙于应付处处冒烟的形势,在许多个热点上打仗。策略是,对陕西回民痛剿不赦。陕西回军冲突几年之后,锐气正在消尽,危机紧紧尾随着他们。清朝公家对甘肃回民宣传宽大,企图对陕西、金积两股回军逐个击破。

    金积堡道堂以及第五辈穆勒什德马化龙,此刻已经面临着最后的选择。犹豫和分析已经到了尽头。造反的炮已经打了,求抚的头也已经低过。前景不能不使人悲观和警惕,但眼下金积堡已经成了大西北全部回民的元帅帐——哲合忍耶道堂与教民之间的铁的关系,已经被西北回民用来维持自己的关系——哲合忍耶是不可能逃避自己与清朝不共戴天的前定血仇的,马化龙注定要被选定去担当元帅——如同古尔邦节牺牲的羔羊。

    当然,除非他选择另一条路;一直到同治八年初为止,他始终可以选择“叛”的道路,如同河州马占鳌、云南马现一样。而且同治八年以前,陕回聚集困守的董志塬,正暗示着这种机会的一切可能。

    董志塬,俗谚称“八百里的秦川,比不上董志塬的边边”无险可守。陕西回民军闯荡数年后,退守董志塬,携眷带犁,老弱辎重拥挤。一步绝棋,深刻地反映着陕回的黯淡前景。

    如果金积堡的哲合忍耶上层决心追求生存与繁荣,兵下董志塬的话——便没有后日里马占鳌、马安良家族的发达了。但是,哲合忍耶视而不见这种历史机会,他们没有叛变的传统。

    困守董志塬的陕西回民,拖家带口多达数十万人。平回志卷二称:“董志塬数百里地,人多缺食。”“董志塬贼数十万,选陷庆阳、宁州、镇原、平凉,力图窜陕掠食。”——表面上,陕西回民以董志塬为据点,四出征战,占着几座城池;实际上,陕回在董志塬绝地仅仅是掠食而已。

    金积堡的抉择是援陕——这使得哲合忍耶又保持了一个世纪的纯洁和美名。哲合忍耶的后代没有河州马占鳖和云南马现那种肮脏的历史,哲合忍耶的历史只能是一部殉教史。

    援陕,使哲合忍耶成了西北回民的盟主。

    同治七年冬“董志塬巢内粮食将绝,马化漋(龙)于二月初旬,用骆驼一千五百余只,驮运粮食接济”而且“各回逆洋枪、洋药、战马,屡据擒贼供称,均由马化漋自归化城一带贩来。”

    同治八年二月初八,董志塬陕西回民被清军打败后,决定向金积堡靠拢。

    哲合忍耶向陕回董志塬营盘里的男女老幼敞开金积堡大门时,便同时拉开了自己又一次殉教悲剧的大幕。

    陕西回民把十八大营合并为四大营“以其半护家口辎重先行”然后再留人断后,与清军决战。

    二十三日,清军总攻,全灭董志塬。刚从旧营冲出的“老弱辎重,因人马众多,未能疾走”被清军追剿,——董志塬之役,陕西回民死伤惨重,官书说“杀毙、饿毙、及堕岩落涧,实有二、三万之多”

    从董志塬的陇东陕北交结地带,向宁夏川的黄河灌区,那时该有一片壮观的景象:成队的牛车碾得黄尘弥漫,老幼号哭着蹚起更高的烟柱,几十万人四散奔突,渐渐消失在这障人眼目的黄尘之中。成串的骆驼结队返回,金积堡的哲合忍耶回民赶着驼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人流滚滚向着西北方向,人流拥过去了,在践踏拥挤之中死去的病人弱童,都静静地半埋在黄土已经松陷如粉的道路上。

    大战开始了,金积堡一带从此枪炮声再也没有中断。

    我很难忘却刚刚死去的贵州金万照。这样的思路是非常古怪的。为什么他们都放弃了生机呢,其实他们的性情早被历史磨得异常冷酷。贵州金万照简直就是千里迢迢去投奔造反和死刑,其实金万照本来可以摧枯拉朽,先打败贵州回军再统治贵州回民。当董志塬濒临绝灭时,手里握有唯口唤是听的哲合忍耶的马化龙,本来可以使哲合忍耶从在野变成在朝,变成至少囊括陕甘边区董志塬的大宁夏的正统官方教派——但是马化龙显然不曾这样想过。

    哲合忍耶要寻找一种旧路。这就是在中国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但在教内却魅力无比的束海达依——殉教之路。

    冲出了董志塬的陕西回民,在后来赫赫有名的英雄白彦虎和他的乡亲战友率领下,进入了金积堡周边的哲合忍耶教区——注视着褴褛血污的陕西人流,扛鸟枪的哲合忍耶在堡墙上想:嘿,帮忙的来了,这一回把狗日的公家打美。

    哲合忍耶至今有这种历史主角的幻觉。也许,百年里过分的受迫害史和马明心道祖以来他们拥有的过重的精神财富,使得哲合忍耶在思想和性格上,都有一丝近乎病态的刚硬。同治年回民三大英雄中,白彦虎打遍了西北五省,最坚决也最为清朝仇恨,最后打出了国境使苏联生息了一支回民。但哲合忍耶却不认为白彦虎是主角。杜文秀凭仗大理南北天险,复活了古时的大理国传统,如同太平天国一样,创造了“达鲁伊斯俩目”——伊斯兰教区域,事业也比金积堡大得多,但哲合忍耶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同治战争的主角。

    这种意识如果仅仅是对于同治年的一种观点,那它不过是骄傲自大而已。关键在于哲合忍耶总是这样地看待自己和准备承当。那么,这种意识就不仅是理解金积堡战事的关键,而且是认识哲合忍耶的关键。

    决战近了,换句话说,殉教的束海达依之路的光芒近了。宁夏川十数万人已经等待太久。自从平凉太爷把希望寄托给这条泛白碱的银色大川以来,川里人证明自己不愧于苏四十三阿訇率领的撒拉循化人和张文庆、田五阿訇率领的陇东石峰堡人的考试已经开场。天堂之门已经近了,天堂的光芒正在一片黄尘中闪烁。牺牲是最美的事情,牺牲之道是进入天堂的唯一道路。前辈人早巳解释得简单明瞭:这种正道得来不易,这是道祖太爷特意为哲合忍耶讨求来的,个人称作“舍西德”教门称作“束海达依”这条路是我们哲合忍耶的特权,其它各门各派各民各族都没有上这条路的缘分。川里人等待得实在已经太久,陕西人败下来了,正戏要唱开了,金积堡永垂不朽的时刻,就要来临了。

    这就是哲合忍耶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董志塬是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的一个大战场,也是哲合忍耶外围的最后一道屏障。董志塬相当久地保卫了哲合忍耶地区,现在轮到哲合忍耶上阵了。

    在此之前,金积堡一线时战时和,战事一直没有真正停止。从同治元年到四年,金积堡对清军形成优势;四年至八年对峙僵局由董志塬的陷落而结束。同治八年,清军在左宗棠指挥下,分三路向金积堡合围。

    在下文中,我不想自讨苦吃地照抄汉文文牍,去叙述那场逐堡逐寨的战役细节——总之,金积堡在死守。

    第07章为着牺牲

    金积堡一带是著名的黄河古灌区,所谓“天下黄河富宁夏”指的正是此地。稻田之间,密密的堡寨布满平原——哲合忍耶及各路回民义军与政府军的决战,主要就是攻打与死守这些堡墙坚厚的村寨。间或有野战,多在铁色不毛的牛首山上。

    同治年血腥的屠杀早久消逝了,虽然在金积北门外不远的马莲渠畔,一堆白骨仍然醒目。我一连两年都在斋月来到洪乐府清真寺,但是朴实的农民不擅描绘和回忆。

    有一些出名的传说,有一些含混的传说,听久了只能获得一种印象,而不能获得事情的经过。

    据金积附近大阿訇杨怀真回忆录描述:仗,大约分三步打:第一阶段,清军由南线而来,经滚泉攻金积堡,被哲合忍耶截击于强家沙窝,三年时光里回民占着上风。第二步,清朝公家从金积西南进兵,占黄河东岸,在红柳沟一带摆战场,由传说中的魏花脸为将。魏花脸,也许就是清朝文牍中的魏光焘,老百姓都说他被回民军打死在红柳沟的山上。红柳沟山梁上,魏营的土垣废墟沿山迤逦,至今清晰可认。第三次,清军从金积堡东北新界堡进攻,百姓们说,清军用的是“机关炮弹”大约是左宗棠使用四百万两外债采办的欧洲新式军火之一种。

    杨怀真阿訇回忆:“机关炮弹像乌鸦一样飞来,然后缓缓落下,打在地上过一会儿才能爆炸。我阿爷一手提着桶,看见炮弹飞来就跑上前去,把水沏在那热炮弹上。那炮弹便炸不开了。后来,阿爷沏炮弹时,沏灭了一个另一个炸开,炸伤了右腿。就搭一个草棚,养着伤抵抗。后来,整个新界堡树皮都被剥光,野菜也再挖不到。饿得受不住时,就用手捋些蒿麻籽吃。就这样,在一场肉搏战里,我阿爷被一个公家兵刺中,枪尖扎进了喉咙。牺牲前嘴里正嚼着蒿麻籽,口里流着血水和绿水。”

    也有些老人认为,金积一带哲合忍耶的主要圣徒墓——巴巴太爷和四月八太爷拱北,是清军前进路上的要冲。撤应伏老人回忆:“公家方针是:占住青龙口,拆了洪乐府,打开金积堡。所以青铜峡、红柳沟都是军营;而巴巴太爷的拱北一被拆毁,我们多斯达尼就没有救了。”

    曼纳给布也说:“战争期间,太爷命我(花儿沟阿訇)带些人,在拱北周围打十二个堡子,保护拱北。”但是,战争中洪乐府的拱北不可能免祸——这座灵州系统哲合忍耶最中心的圣徒墓里,有灵州七巴巴和四月八太爷马以德两处拱北——据哲罕耶道统史传中的描述,导师马化龙讲过:“如果平凉的坟失去了,我们的坟也就失了。”堡寨争夺的鏖战中,洪乐府拱北首先被官军占领。当时:只有一个虔诚的蚂蚱阿訇,仍在尊贵的拱北里念古兰经。卡费勒冲进拱北,夺了他的古兰经,剥了他的衣服,用绳子吊他大家知道,那时,尊贵的拱北已被毁坏了。

    据说清朝公家最初在屡次失利后,曾请了一个喇嘛看风水。当时金积前线回民占着上风,官军用大车向兰州城拉回整车整车阵亡兵勇的辫子。喇嘛登山看地,断定“挡住兵马不能前进的,正是灵州七巴巴和四月八太爷马以德的拱北”

    这处拱北,今天称作洪乐府拱北寺。虽然后来的百年又是沧桑反复,但时间总是证明着洪乐府拱北对于川里灌区哲合忍耶的关键意义。同治年间的往事,仅仅留下这么一点传说,似乎淡化了北部宁夏对这座拱北的精神寄托。后来——一九九年斋月,当我目瞪口呆地看着骄横的公路为它改道绕行,直流的渠水为它弯曲围护时,我才体悟到了这处拱北的含义。

    灵州,或者说宁夏川的哲合忍耶,已经快要走完他们的大路。临近他们交出哲合忍耶中心的使命,他们走向前定的黯淡的时刻已经到了。他们长久以来难以尽述自己的情感,他们解释不了自己的信仰,哲合忍耶遥远的关川、他郎、石峰堡、兰州、伊犁、船厂,对于他们好像更像一种血缘和出身。只有洪乐府形象地说明着和寄托着他们自己,洪乐府拱北就是古老的宁夏川。现在,拱北已被毁坏,金积堡陷在重围——像天空突然间晴朗了一样,此世的一切都清楚了。

    宗教的情绪首先在穆勒什德马化龙、其次在他的一些助士之中高涨起来。哲合忍耶的宗教情绪和热情,经常是一种企图重演历史的特殊要求。让世界快来屠杀,我举意流尽鲜血。

    让客观快变成刀斧,帮助我让头颅落下——这种情绪一经大西北性格的烘托,便成为一种可怖的和美丽的精神。认识后日敬称十三太爷马化龙的一切,首先必须懂得这种精神,至少要靠近它。以市俗和非宗教的研究者心态,是不可能剖析金积堡的。十三太爷马化龙后日遭受过的一些评头品足,恰恰就像喧嚣的屠杀宁寂之后,又飘过几响空枪流弹。

    在生死之际传统是唯一的武器。道祖马明心时代的历史,以及那时已经响亮地提倡呼喊过的束海达依——殉教道路,刹那间回到眼前,人人都激动地温习着它。天天重复的礼拜、特别是哲合忍耶神秘的即克尔念辞,刹那间显现出新鲜活泼的本意。同治八、九、十年的哲合忍耶义军战士,正陶醉于牺牲渴望,陶醉于后世走向天堂大门时的自己那无可争议的资格,陶醉于眼前似真似梦的战火——战争本身的胜负早已无关紧要,连战争本身也变成他们的一个工具,变成他们这巨大礼拜的打依尔了!

    据曼苏尔马学智哲罕耶道统史传:谭爷,穆勒什德马化龙的助士(也许是一名热依斯)并没有在战争中牺牲——他在战前死在兰州,遗体被放在骡车里,运回宁夏。下葬前,传说他的眼中突然涌出了泪,导师马化龙抚摩着他的脸庞说:不要哭,真主说:凡是有生命的,都要喝一次死亡的苦汤。你先走一步,我们跟着就来。

    史学界都知道,金积回民军曾经打算轻骑奔袭,直捣空虚的北京。此事或有或无,但能够肯定的是,突围战死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勇敢的九爷备下了足足的兵,想突围。九爷表示:我们全家都举意,为伊斯俩目和穆民殉身;我们要追随毛拉道祖太爷的道路,为主牺牲后来,毛拉(指马化龙)给了口唤,他们都为教献了身,如愿以偿。

    庄严的气氛弥漫全教。我的故乡山东也在这大时代里出了一位英雄,济南金阿訇,教内尊称金爷。

    金爷在同治战争之际,正在经营北京的两处哲合忍耶清真寺———齐化门(朝阳门)上坡寺和昌平镇寺。

    十三太爷为了疼顾山东金爷,想着把他拉进舍西德的行列里。同治七年,毛拉派人到昌平州,喊金爷来金积堡领舍西德金爷来了。到十年,毛拉、金爷等亲眷、弟子都得了舍西德。

    也许,现在可以明白十三太爷马化龙当年那段著名的预言了———卡费勒要卷土重来,我们的道路还是维尕叶屯拉的道路。

    毡爷曼纳给布中记录了许多据说是十三太爷马化龙预言的诗句,真伪难以断言——其中有一些文风、口吻都酷似后日沙沟太爷马元章的作品。十三太爷马化龙最重要的、具有预言性的言论都浸透了哲合忍耶的束海达依主义。他的言论实际上并不像传说的那么多、那么复杂和怪涎。沉重的心情和对于前途悲观的判断压迫着他,唯有牺牲的举意才能平衡这种心境。马化龙生前不拘教法细末,做人风流,处世随俗——因此常常使后人忽视了他内心的宗教性。事情逝去一百年以后,细细回味金积堡的故事,十三太爷马化龙内心的这种性质渐渐变得醒目了,像一块沉底的铁,漆黑沉重。同治年间金积堡涌现了数不尽的无名英雄,他们都在历史大浪的冲淘下逝去了。但是没有人比得上十三太爷马化龙,没有谁承受过那样的心灵负担。

    原初的拯救思想,原初的替罪思想,一种成为一神教人生观和世界观支柱的认识,终于在同治九年末出现了。十三太爷马化龙在他的哲合忍耶灭顶覆灭前夕。感受到了人类信仰史上曾有过的残酷考验。阿布杜艾哈德毡爷的曼纳给布记载了他的思想和情感:毛拉问:做古尔邦,什么东西最贵?答:骆驼。其次是牛、羊。毛拉说:你们的古尔邦,只是些畜牲。你一个阿訇也不知道最贵重的古尔邦。最贵的是:易卜拉欣把儿子伊斯玛仪勒做古尔邦。为着援救众人,我把自己的身体举意做了古尔邦。

    古时,一神教的圣人亚伯拉罕,即中国回民所谓易卜拉欣,按照真主的指示,决心杀死自己的儿子。当他真地举刀刺向自己的儿子时,主准许他改宰一只羊羔。这是一切有信仰的人都知道的古老宗教故事。

    如今,哲合忍耶全教都牢牢记着:“十三太爷马化龙为着换回多斯达尼,把自己一家人举意当了古尔邦的羊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小事。

    但这在信仰、心灵、神圣的历史上,却是一件罕见的大事。

    特别是在由孔孟之道伦理道德代替信仰的中国,十三太爷马化龙对亚伯拉罕古老命题的实践,标志着中国人之中心灵追求的程度,更说明在中国社会中宗教存活的艰难。

    亚伯拉罕的传说残酷而深刻。

    十三太爷把这个传说表演了一遍。同治十年元旦前后,金积堡周边发生的故事是残酷的。它们冲尽了黄河古灌区渠闸相错鱼米之乡的安谧气氛,把兰州和石峰堡的血腥送了进来。这样,前定又一次被证明,前定和束海达依道路的悲怆而刚硬的信念,深深地被强化了。

    同时被强化的是组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